正文 第一章 認清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意義和作用(1 / 3)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是教育、組織和動員廣大群眾為實現自身利益而奮鬥的強大武器。我們黨曆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善於運用思想政治工作推動黨的事業發展。因此,認清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意義和作用,是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是宣傳思想領域的基礎性工作。新世紀新階段,在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而奮鬥的新形勢下,充分認清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古已有之,但“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形成卻與共產主義運動有關。1920年,列寧在《在全俄省、縣國民教育廳政治教育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工作”兩個概念。1934年,斯大林在蘇聯共產黨(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的總結報告中,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兩個概念。中國共產黨誕生後,長期使用“政治工作”這個概念。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提出了“思想教育”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劉少奇於1951年在《黨在宣傳戰線上的任務》中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對“思想政治工作”作了進一步的闡述。此後一直沿用“思想政治工作”這個概念。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我們黨曆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把它擺在黨的工作的重要位置。黨的曆史經驗證明,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優勢,是宣傳思想領域的基礎性工作。

1.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長期以來,我們黨一直用“生命線”來形容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事業中的重要地位。1981年2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這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得出的寶貴經驗,是對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高度概括。

(1)思想政治工作為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思想保證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如果削弱或放棄了思想政治工作,各種錯誤思想就會乘虛而入,黨的事業就會遭到極大的危害。在我們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以後,鄧小平告誡全黨要研究如何適應新的條件加強黨的思想工作,防止埋頭經濟工作,忽視思想工作的傾向。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有利於進一步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防止和排除各種腐朽思想和錯誤思潮的幹擾,保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思想政治工作為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精神動力

人是社會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毛澤東曾指出,提高勞動生產率,一靠物質技術,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後兩者都是精神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關於人的工作,是在充分尊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釋疑解惑,引導人們不斷進取,實現奮鬥目標的工作,其最終的著力點是人的思想。人的思想也是在不斷地調整變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立足於新的社會形勢和思想實際,以新的思路和方法連續不斷地引導和調控人的思想和精神狀態,改造人的認識能力,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覺悟,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人產生一種持續的、長久的、強烈的精神力量,把全部的熱情和自信心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從而為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精神動力,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思想政治工作為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人才支撐

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歸根到底取決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問題。恩格斯指出:“由整個社會共同經營生產和由此而引起的生產的新發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並將創造出這種人來。”曆史的經驗和現實的生活都告訴我們,思想文化陣地社會主義不去占領,資本主義必定會去占領。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過引導政治方向,開發內在潛能,促進成長成才,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從而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為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人才支撐。

2.思想政治工作是實現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

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形勢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國內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黨要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離不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把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聯係起來的紐帶,是實現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思想政治工作隻有滲透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之中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證明,一切工作的進步都應以思想進步為先導,都應緊緊抓住思想政治工作這個中心環節。

(1)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途徑

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我們黨曆來強調要從思想上建黨,把思想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這是我們黨提高自身凝聚力、戰鬥力的一條十分重要的經驗,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堅持拒腐防變的一項根本性措施。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核心是堅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途徑。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就是要使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思想政治工作對於把先進性建設的要求貫穿於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各個方麵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國軍隊第一次實行黨代表和政治部製度

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區別於舊軍校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設有黨代表和政治部。中國共產黨幫助孫中山改革了軍校舊的政治機構,建立和健全了一整套政治工作製度。仿照蘇聯紅軍的政治委員製度,設立了黨代表和政治部。軍校的一切命令,都必須由黨代表副署交校長執行,未經黨代表副署無效。政治部負責軍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政治部主任是黨代表的參謀長,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初期的政治部工作閑淡,形同虛設。在中國軍事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軍隊政治工作的建立,是由周恩來在黃埔軍校開始的。後來毛澤東說:“那時軍隊設立了黨代表和政治部,這種製度是中國曆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製度使軍隊一新其耳目。1927年以後的紅軍以至今日的八路軍,是繼承了這種製度而加以發展的。”朱德也說:“研究黨的軍史時,應當從這個老根上研究起。”

(2)思想政治工作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麵

我們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黨的政治領導是根本,主要是解決方向、道路問題,黨的組織領導是實現黨的政治領導的組織保證,服務於政治領導,黨的思想領導則是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的基礎和前提,沒有黨在思想上的一致,就無法保證黨在政治上、組織上的統一。無論是政治領導、組織領導還是思想領導,都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鄧小平曾說,我們共產黨有一條,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須先從思想上解決問題。我們說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黨的領導得到加強,黨的領導工作卓有成效的時候,就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被重視起作用的時候,黨的領導被削弱,黨的領導出現失誤的時候,也往往是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視、貶低或歪曲的時候,因此,實現黨的領導要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善於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把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作為提高黨的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的重要方麵,這是從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方麵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整體定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提高群眾的工作,它把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3.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優勢

善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個重要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凝聚力量、迎接挑戰的思想武器,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執政興國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1)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凝聚力量、迎接挑戰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澤東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農村、學校和工礦企業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動員廣大工農群眾,為密切黨與工農群眾的天然聯係打下堅實基礎。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目的是增強黨和國家的凝聚力,增強幹部隊伍和群眾隊伍的凝聚力,更好地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實踐證明,任何時候,隻要我們正確地運用這一思想武器,發揮這一政治優勢,就能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精神、迎接挑戰,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動員和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黨和國家確定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而共同努力奮鬥。

(2)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執政興國的重要保證

實踐證明,善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執政興

圖為《共產黨宣言》1848年德文版本封麵。

國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我們黨曆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從黨創立開始,就緊緊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把自己的政治主張貫徹到人民群眾中去,不斷喚醒人民、組織人民、武裝人民。我們黨正是依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由“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隻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證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和方針政策貫徹到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工作中去,防止和排除各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的幹擾,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才能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才能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多年來,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貫穿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在不同曆史時期特別是關鍵時期發揮了重大作用。回顧我們黨90多年的奮鬥曆程,無論是麵對國內外的強大敵人,還是麵對黨內多次“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影響,以及其他重重困難,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都能轉危為安,日益壯大。究其原因,我們黨正是由於發揮了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政治優勢,才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嚴峻考驗,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低潮,並在每一次挫折之後都能重新凝聚起來,繼續奮鬥。越是關鍵時刻,思想政治工作越顯得重要。同樣,越是改革開放,越要動員和團結群眾,越要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宣傳思想工作隻能加強,不能削弱,宣傳思想戰線的同誌要認清自己肩負的重任,增強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奮發進取,真抓實幹,創造性地做好工作。

淮海戰役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淮海戰役中,中央軍委、毛澤東等都很重視用思想政治工作來瓦解敵軍。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瓦解了數以百萬計的國民黨被俘、起義、投誠人員及和平改編的部隊,創造了中外戰爭史和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奇跡。

1948年12月17日毛澤東親自為中原、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寫了廣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呼籲他們“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不要再“作無謂的犧牲了”。中原、華東野戰軍也寫了勸降信。12月28日,中央軍委下令“加強對包圍之敵的政治攻勢”,“用各種名義(你們及各縱各師及敵方來降的官長)寫信給敵方各級官長,並將這些信公開地散播,當作一個群眾運動,公開地進行這一工作”。這些勸降書信通過各種方式散發到敵軍陣地。有的用六〇炮把宣傳彈打進敵人縱深陣地,散發“傳單”和“招待證”、“通告”;有的在陣地前沿豎起了許多巨幅標語、宣傳牌和旗子,上邊寫著醒目大字:“放下武器一律優待!”“死守突圍都是死路,隻有投降,才是生路!”有的在陣地前沿插上了許多路標,指明投降的方法和路線;有的部隊裝置了擴音機,在陣地前沿喊話;有的成立了投誠官兵“招待所”或“接待站”,一來就給飯吃,給衣穿。對前來投降的願意回家者給路費,願留者編入部隊,並根據他們攜帶武器多少及立功大小,給予不同的獎勵。在敵人陣地前,《白毛女》、《血淚仇》等歌曲不斷播放。一曲終了,解放軍戰士就喊話:“蔣軍兄弟們!你們都是被抓來的窮人,受凍挨餓為什麼呀?別給蔣介石賣命了!”解放軍每逢吃飯,就叮叮當當敲碗筷,向敵人陣地喊話:“喂,開飯了,快過來吧,解放軍給你們飯吃,優待你們。”1949年元旦晚上,有的部隊還把肉包子、花生和宣傳品做成“救生袋”,設法運至前沿,送給敵人官兵,餓慌了的敵軍官兵深受感動,有許多人就跑過來投降了。淮海戰役中,從圍困到最後總攻的二十天中,敵軍官兵有1.4萬餘人投降。不但在數量上削弱了敵人,更重要的是瓦解了敵軍士氣,為最後全殲敵軍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來源:《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論》)

4.思想政治工作是宣傳思想領域的基礎性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胡錦濤同誌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是黨在宣傳思想領域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必須從國際和國內、曆史和現實的角度,高度重視和做好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1)思想政治工作是宣傳思想部門的基本職責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宣傳思想戰線的基本職責,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基礎是思想道德建設。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深入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史教育和國情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結合經濟工作和其他實際工作一道去做,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要大力宣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著力營造“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良好氛圍,深刻闡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多辦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2)思想政治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