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食成良緣(大結局)(1 / 2)

他事已畢,潘家如今隻愁煩的是,書玉的親事了。其實上門提親的,自潘老爺複職後便絡繹不絕,並不隻有高顏兩家,隻因這兩家最為顯赫,因此別人聽說,便都收了心,不做指望了。

潘太太潘老爺左右為難,不知如何取舍,潘太太便私下叫了酒兒和劉媽媽去問,畢竟這一年多來她二人跟在小姐身邊,小姐的喜好也唯有她們知道。

不想這二人也是不知書玉究竟如何心思的,潘太太不免愈發煩悶,又不好直接去問書玉,隻得吩咐兩人加陪留意小姐,看究竟如何。她隻有這一個女兒,又離開身邊許及,實是不舍得委屈了的。

書玉此時猶如人在山中,不聞世事,酒兒和劉媽媽因被太太叫封住了口,也不敢通報於她,因此她每天隻是做些閨閣閑事,有時高興了,便在自己小院裏弄些精致小菜,也算解解悶氣,舒舒胸懷。

這日中午,書玉才煮好幾道小菜,潘太太過來了,遂邀母親坐下,共享美食。

潘太太依言坐下,酒兒添上碗筷後,便拉劉媽媽出去,隻留下母女兩人,說說話。

潘太太吃著女兒做的一道香煎兔肉,口中不絕聲地讚,又道:“外頭裹了些什麼?倒吃起來怪脆的。”

書玉笑道:“說穿了不值什麼,原是雞蛋裹了米粉煎出來的。這樣外頭既脆,裏麵也嫩了。”

這原是前世西餐的做法,書玉便東西貫用了。

潘太太點頭道:“也虧你,如何想來?說起來,麵粉和肉如何相配?八杆子打不到,湊於一處,倒也合宜。所以說,緣分是難說的。”

書玉心裏一動,知道母親是有話要問的,那頭便低了下去。

“近日我說你爹提及,高太師因年紀大了,甚有告老還鄉的意思,一應事務,便由他家老三接手。聽說這高三爺人物不錯,長得好,又聰明,將來隻怕成就不低。”高太太邊吃喝,邊不經意道。

書玉低頭不說話,也隻吃喝。

“昨兒你爹晚上去東平樓,倒聽了不少趣事回來,玉兒,你想不想聽些解悶?!”見女兒就是不開口,潘太太又轉了話頭。

書玉嗯了一聲,隻管喝茶。

“聽聞顏家二爺也到了適婚的年紀,偏不肯下定。顏大學士逼了幾回,隻收不到一句實在話。京中倒有幾家適合的,想與之聯姻,因他不鬆口,倒都沒了主意。”潘太太邊說,邊看女兒神態,“想必這人是怪的,又或是有些不好處,才這樣難說話罷?!”

“才不是!”書玉猛地抬頭,卻正撞見母親微笑的眼睛,立刻心裏明白過來,臉便紅了,於是又沉默下來。

“是不是的,我不知道,不過有一點是可以想見的,若做了顏家婦,將來是不得成誥命夫人的。因顏二爺最喜是世途經濟,東平樓乃他一才打點,要他做官,怕是不能。”潘太太說著,便將眼睛直盯住自己女兒,要看其如何回答。

書玉知道,母親這是有心試探了,她想了想,即便臉紅成紫茄,她還是堅定的抬起來,回視母親,並道:“好不好,卻不在那頂鳳冠上。”

潘太太微笑了,她看出女兒心裏是有主意的,既然如此,不如就依了她吧。

母親走後,書玉打開自己的頭麵箱子,從底下取出兩件物事來,一左一右,放在自己麵前。

左邊清淡如水, 一方熟羅帕子,上頭並無他物,隻二句詩: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右邊熱烈如火,綃金荷包上,一雙愛侶紅鴛鴦,雙喜結下又有碧玉雙魚,總是成雙成對,不肯放棄的模樣。

書玉雙手從上輕輕撫過,一左一右,她心裏已有取舍。日子總是平淡的好,朱門深宅的生活,不是她這樣的吃貨可以消受的。

正如她剛才對母親說得那樣,過得好不好,全然不在衣著穿戴上,琴瑟相和,心意相契,長久不離不棄的守候,方是鴛侶雙棲之道。

書玉走到窗外書案下,取出淺青薛濤箋一付,輕提玉毫,寫下四個字去:還君明珠。高易雸是個聰明人,隻這樣,便夠了。

“酒兒,二門外叫喜子進來!”書玉吩咐下去,她輕輕將荷包與那紙箋包於一處,遞了過去,該是退還這東西的時候了。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已是半年之後。

卻說這日早起,潘家園內來到錦華亭上,細設筵宴,整擺玳瑁,上掛錦障,下鋪絨草,屏開孔雀,褥隱芙蓉,銀盤金瓶,玉杯象筷,佳肴美酒,異果奇花,樁樁件件,整整齊齊。

家人們裏外奔忙,連帶潘老爺潘太太,亦起了個大早,並竭力裝扮起來。

“酒兒,劉媽媽!小姐好了沒有?花轎已到大門口啦!”潘太太喜氣洋洋,帶著下人們,進到書玉房裏。

抬眼見時,書玉已是穿戴整齊,穿著大紅盤金團鳳袍,翠藍瀟花湘水裙,大紅蓋頭亦已正正蓋上,將一頂玲瓏碧玉鳳頭冠遮蓋得嚴嚴實實,人正坐在床沿上,不語嬌羞。

“太太,小姐已準備好了。外頭怎樣?”劉媽媽見是太太過來,忙上前行禮後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