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的女人會清楚自己的位置,她們知道,沒有人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敢想就要敢做。
一個不妥協的女人,有堅強的性格和很強的自尊心。她不順從,因為懂得過分的順從有時隻會讓某些人得寸進尺;她忠誠,但是也要求對方忠誠;她有夢想,喜歡學習和接受新事物;她覺得自己對的時候,就會堅持己見,勇於說“NO”,不會“先照顧男人的麵子”;她覺得自己錯的時候,就會誠懇地認錯,不會因為自己是女人而胡攪蠻纏;她不為家庭做不必要的犧牲,因為她明白,過度犧牲自己不會變成烈士,隻會變成怨婦。
讀大學時,曼潔是全校公認的校花,她的身影不知牽絆了多少男生的目光。
漂亮的曼潔才華橫溢,精通英、德、日三門外語,會彈鋼琴和跳芭蕾,簡直是大家眼中的“完美女神”。
畢業後,曼潔和相戀兩年的男友阿成結婚,並在讀書的城市安了家。
阿成在當地一家外企工作,曼潔進了電視台做編導,她並不滿足現在的工作,夢想著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播,並一直努力著。很快,她等到了一個機會,台裏下發通知,要選拔晚間新聞的主持人,曼潔興奮不已。
可就在這時,丈夫阿成告訴她,因為自己工作優秀,即將被派遣去上海的總公司做市場部主管。兩個選擇擺在曼潔麵前:是跟丈夫去上海,還是為了自己的夢想打拚?
阿成強烈建議妻子跟他一起去上海,他的理由是: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工作機會多,而且曼潔這麼年輕,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聽丈夫這麼說,曼潔也不想和丈夫忍受相思之苦,於是她辭去了電視台的工作。
同事和領導都勸她慎重考慮,可曼潔仍毅然決然地跟著丈夫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曼潔並不是很適應,除了丈夫,她就隻有幾個不算很熟絡的朋友在上海,那種漂泊感就好像一下子把她關進了密閉的容器。而由於金融危機的來臨,別提什麼大公司了,就連一些中小公司的招聘人數都在銳減。
一時找不到工作,她隻能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
時間長了,曼潔喪失了原來的鬥誌,慢慢對生活妥協。很久沒工作,她開始懼怕工作的勞累與辛苦,害怕應付職場複雜的人際關係。長期閑散的生活打敗了曼潔的夢想,把她變成了阿成的“保姆”,她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卻又不知道怎麼改變。阿成的事業一帆風順,這讓她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雖然丈夫沒責怪她什麼,但是她總覺得丈夫對她失望了。
曼潔那個要成為優秀主播的夢想,已經被她自己丟棄了。
女人的價值體現在哪裏?是擁有一份好的愛情,還是為了家庭孜孜不倦地付出?都不是。
女人的價值就體現在她對夢想的追求上,女人不應該淪為附庸品,而要為了心中的夢想不斷完善自己、不斷積極進取。
女人到了32歲,地位多少有些尷尬,楊小姐雖然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史,可是她從不認為自己是“貶值”的。偶爾有些小傷感,偶爾有些小敏感,楊小姐始終保持著少女的浪漫情懷,以及自己追逐的夢想,而且從來沒有改變過。
太多的女人在妥協,在退而求其次,在委屈自己迎合別人,而楊小姐不會。
楊小姐最大的夢想就是每天都保持好心情,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她確實做到了,而且做得出色。
她不會妥協,她知道,女人的獨立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應該是精神上、人格上的。
她不想做女強人,女強人缺失了女性該有的溫柔和賢惠的氣質,她想成為一個溫存的女性。
女人該成為愛情的犧牲者嗎?難道除了自己愛的男人,不能再擁有其他生活?
不,楊小姐不願把全部押給愛情,她身邊不乏單身的優秀男人,認識她的人說她是他們見過的最會生活的女人。
閑暇時候,楊小姐喜歡和各種朋友去登山、騎馬、健身、遊泳、打球,有時去看歌劇、看電影、聽相聲,總之她有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像大多數三十多歲的女人那樣,把自己變成一尾缺水的魚。
夏季,楊小姐喜歡到處旅行,她享受旅行的感覺,笑稱很像獨闖天涯的女俠,一路上認識很多朋友,接觸到很多未知的事物。
楊小姐在日記裏寫道:“生活,每個人的終點都一樣,我在乎的是沿途經曆了哪些風景,學到了哪些東西。”
忙碌的生活衝淡了時光留下的痕跡,每天埋頭苦幹,手裏像永遠有幹不完的活,在忙忙碌碌中唯有自己去尋找樂趣,唯有讓自己擁有快樂的夢想,才能變得更加美麗。
偶爾在疲倦的時候,在感到痛苦的時候放飛心靈。有夢真好,夢想能讓我們不再為年華的老去而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