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林徽因,不但是中國第一代女建築學家,還留下了很多的詩歌、小說等作品,更讓三個出色的男人為她癡狂——一個是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誌摩,一個是為她終身不娶的學界泰鬥金嶽霖。
一個女人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呢?美國學者費慰梅這樣形容林徽因:“她的談話同她的著作一樣充滿了創造性。話題從詼諧的軼事到敏銳的分析,從明智的忠告到突發的憤怒,從發狂的熱情到深刻的蔑視幾乎無所不包。”而美國另一位學者費正清在晚年回憶林徽因時,這樣說道:“她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這個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場合,所有在場的人總是全都圍繞著她轉”。
林徽因就是感性與理性完美結合的魅力女人,她既有著詩人般的浪漫多情,又有著建築學家的冷靜和理智,就是因為這樣,男人們喜歡她,女人們羨慕她。
感性和理性在女人的內心占據著天平的兩端,而且大多數女人感性都比理性要多,特別是當女人陷入情網之時,感性幾乎主導著女人的一切,讓女人不知不覺地陷入愛情的旋渦中,無法自拔。
一天,一個女人走進了一家郵局,問郵局的報務員要了一張電報紙,皺著眉寫完後扔了。接著,她又要了第二張電報紙,緊抿著嘴唇寫完後又扔了。寫完第三張後,她把這張電報紙遞給了報務員,並且一再叮囑盡快發出這張電報。女人轉身走後,報務員對這三份電報產生了興趣。他把另外兩張被這個女人扔掉的電報紙撿了起來,隻見第一份電報紙上寫著:“一切都結束了,我再也不想見到你。”第二份上寫著:“別再打電話,休想再見到我。”第三份的內容是:“乘坐最近的一班火車速來,我等你。”
聰明的女人應該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該感性的時候感性,該理性的時候理性,不要讓過多的感性或者理性擾亂了你的生活、你的心,而要學著運用你的智慧、你的思想,去展現你的才情和韻味。
一個有品位的出色女人,會學著依靠自己的感性和理性來應付社會上、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她明白過於理性的女人顯得太生硬,不會討人喜歡;過於感性的女人顯得太矯情,令人生膩。她拿捏著感性和理性的砝碼,當自己的天平傾向理性時,她就來點感性增加些驚喜;當自己的天平傾向感性時,她就加些理性讓人尊重。魅力女人就應該這樣在感性和理性中不斷修煉自己,不斷提升自己!
掌控好家庭和事業的天平
中國自古就有句俗話叫:“男主外女主內。”
男人們認為女人就應該在家裏相夫教子,料理家務,照顧公婆,而日漸獨立的女人們則認為自己應該有更廣闊的世界,一尺灶台又怎麼能發揮出自己的才華呢!
家庭和事業往往成為生活中無法調和的矛盾,有些女人婚前有事業,婚後就把事業放到一邊,一切都以家庭為重。而有些女人婚前是個工作狂,婚後更是事業上的女強人,家庭似乎總被她忽略在身後。要事業還是要家庭?事業和家庭哪一個對女人來說更重要?這些問題困擾著無數的女人。
其實,事業和家庭就像女人的左手和右手那樣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它們在生活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從不同的層麵打造著一個有魅力的女人。
家庭是一個女人幸福的港灣,有了溫馨的家庭做後盾,女人才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在人生之路上行走,而事業是一個女人展示自我價值的舞台,女人需要成就感,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評價,需要獲得社會的承認,而事業上的成就可以讓她們獲得這些。
王女士在一家規模不大的公司上班,收入水平一般,由於家庭穩定,已經35歲的她感到很滿足。
王女士對自己的朋友說:“我覺得一個成功的女人並不單單指她的事業有多成功,事業不是女人成不成功的最佳標準。假如一個女人的家庭不幸福,那麼你也不能說她是成功的。”
原來,幾年前,王女士因為原來單位效益不好,辭職到外邊找了一份推銷員的工作,這份工作讓她很充實,收入也不錯。但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每次回家都沒有固定時間。結果,當孩子和丈夫都滿身疲憊地回到家時,他們一家才開始做飯,往往到了晚上十一二點才忙完。時間一長,自然就產生了矛盾。
孩子和丈夫的抱怨也讓王女士很難過,她兩頭都要忙,可兩頭都忙不好,最後一思量,就把推銷員的工作辭了,又回到原來的單位上班,雖說薪水不高,但是時間固定,也不那麼累,還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一心一意地照顧丈夫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