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6 一點建議(1 / 1)

第十四章6 一點建議

我們有這樣的經驗:在我們從幾層樓上跑下來後,我們發現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還沒有辦理,於是又噔噔地跑上樓去。好不容易下了樓,鑽進出租車時,又想起門沒有關,於是再次跑上樓去。反反複複,想節省一點時間結果卻浪費了時間,並且害得雙腳不停地跑動很長時間。

這就是典型的盲動症。為什麼不仔細地想一想呢?

對每一個行業的每一個人來講,都應該在行動開始之前,在心裏對事情有個預測,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需要花費多大人力和物力?做了這樣的預測,你就可以有目的地支配事情的發展或掌握資金的動向和使用時機。如果事前沒有詳盡的計劃,你就會在事情進行到中途時,猛然發現缺少什麼或根本不可行,結果浪費了人力、物力,行動失敗。

“謹慎思考”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但它反映的意義就不那麼簡單了。關鍵的一點,就是用腦。用腦可以預測未來發生的事情,用腦可以減少行動的盲目性。如何用腦來保證事情完成的效率呢?

首先,要劃分類別。學生們都有一個經驗,同樣的一道數學題,可以用許多種方式把它敘述下來,但無論怎樣敘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隻有一個。那麼所有的這些問題,我們就把它叫做一類,而其他諸多的問題,也可以分作一類一類的。在解這些數學題時,對同類的問題,就可以用同一種方法。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一樣,有些事情處理的方法都一樣。所以說,對每天應做的事情,劃分類別,就可以提高處理事情的效率,節約有限的時間。

其次,要有取優原則。一件事情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而每一種處理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如果善用大腦,取長補短,就會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最初市場的競爭,是在人的工作效率和人的數量上大搞競爭。美國的皮鞋製造商伍德,是這種競爭中的取勝者。伍德所處的年代,還是一個以手工製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年代。伍德憑借自己的努力,設計出了花樣繁多的新皮鞋樣式,一下子訂單就像雪片一樣飛來。而當時,伍德的皮鞋作坊隻有十八個工人,累死也不可能製作那麼多的皮鞋,而別的工廠不可能幫助他。伍德為此傷透了腦筋,最後決定召開一個作坊會議,向大家攤開這些問題,征求大家的意見。

在伍德把問題擺出後,工人們就開始發言了。很多人認為要退掉一部分訂單。有一個青年製鞋工說,可用機械來代替,此話一出口,馬上引來了人們的哄笑。但伍德從這兒得到了啟發,馬上成立了一個研製機構,研究製鞋機器的問題,於是簡單的製鞋機器就問世了。製鞋業也因此大大地提高了製鞋效率,伍德成為製鞋機器的主要受益人。

伍德就是在眾多的建議中,采取了“取優”的原則,加快了製鞋速度,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