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2章 壓力的基本危害(1 / 1)

1993年3月9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宏跳樓身亡;2003年6月23日,溫州市浙江東方集團副總經理朱永龍因長期精神抑鬱自殺身亡;同年8月4日淩晨,韓國現代集團董事長鄭夢憲跳樓歸去;2005年4月8日晚,54歲的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由於心髒驟停在京突然辭世。中國約有70%的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在Google上輸入“白領減壓”四個字,共得到36100項與之相關的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句話,都市節奏太快,職場的壓力太大了。

心理醫生說,長期過重的不良壓力,會對我們的生理、情緒、認知、行為等諸多方麵造成危害。壓力的不良情緒會使人產生憂鬱、恐懼、焦慮、不安、無助、沮喪、煩亂或自責等情感反應。

在高度壓力下,人們多數會變得浮躁不安、暴躁易怒。比如下崗給人帶來很大壓力,下崗者很可能在家中或大街上上演暴力事件。若是長期承受不良的壓力,更容易憂鬱症和其他心理症狀的罹患。

關於壓力的危害有以下最基本的幾項:

壓力的認知危害

不良壓力會影響人的理解、記憶、注意力等認知能力,僵化人的思維,降低人的智力水平。比如學生的考試焦慮症,就是因為壓力太大而出現大腦一片空白,原先記住的都想不起來,簡單的問題也不會解答。

壓力的行為危害

不良壓力之下,人們的行為很容易失控,即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比如很多學生在強大的學習壓力之下,會出現頻繁逃課、對人懷有敵意、對同學言行攻擊、撒謊、離家、偷竊、自殘等不理智行為。壓力還會影響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如壓力大的人常對人冷淡、容易與人起衝突等;會使人染上不良生活習慣,如有的人為了逃避壓力而吸煙、酗酒、吸毒等;會使人形成一些強迫性行為。

壓力的生理危害

壓力的生理危害有一個發展過程:在不良壓力之下,人們首先出現警覺反應,全身各部位自然動員,進入警覺狀態以抵抗壓力;然後進入抵抗期,即人體不斷自我調整,保持高度的生理興奮,抵抗壓力;最後進入衰退期,此時由於人長期而持續暴露於壓力之下,身體抵抗能量耗盡,高血壓、偏頭痛、腰酸背痛、心髒疾病、胃腸疾病、月經失調、皮膚病等其中一個或多個問題開始出現。

壓力危害的個人差異

不良壓力人人都會有,但有無危害或者危害是輕是重卻因人而異。個人心理素質好,或者自我調適能力強,壓力對其危害就可能小一些;反之,壓力危害就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