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是身體的音樂,語調是靈魂的音樂”。美國科學家曾研究證明:講話能否被公眾接受並認可,40%取決於講話的語調,30%取決於談話內容的重要性,20%取決於講話人的身體姿態,10%取決於穿著打扮。
如果說一個人的麵貌往往會給人留下第一印象,那麼好聽的聲音也往往能夠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因為聲音會表現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質。當你無法通過對方的表情、動作、言辭掌握其心態時,你可以從聲調去揣摩其情緒變化。
春秋時期,鄭國有一位宰相,名叫子產,是曆史上第一位由於公布成文法而著名的大政治家。子產不僅在政治上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在對人的判斷上也同樣是個高手。
有一天,子產上街巡視,忽然聽到一戶正在辦理喪事的人家傳出女人的哭聲,子產停下聽了一會兒後,招來捕快說:“把那個正在哭的女人帶來,嚴加審查。”
捕快遵命帶人前來,嚴加詢問一番後,果真查出這個女人是殺夫的凶手,她故意在喪禮之時佯裝痛哭。
有人問子產是如何發現其中有詐的,他回答說:“一般人在親友遭遇不幸的時候,難免傷心哭泣。不過,仔細辨別的話,哭的聲音是不同的。哭病人的聲音通常是抽抽噎噎,而哭死人則往往會是號啕大哭,但我所聽見的哭聲,悲傷的成分很少,恐懼的成分卻很多,所以,就引起了我的疑心。”
子產能夠通過異常的哭聲這樣一個微妙的細節發現其中隱藏的玄機,可見,聲音對於辨別人心的重要意義。
講話的聲音和說話的內容一樣重要。說話聲音有“高亢尖銳”、“溫和沉穩”、“沙啞”、“嬌滴滴”等之分,這裏主要指代語調的不同。很多時候,我們自認為說話的內容很好,但是僅僅因為語調的原因就會使表達效果大打折扣,與預期的效果相差甚遠。
雖然與生俱來的嗓音很難改變,但是我們可以修正或彌補自己的語調。
當你走進一家珠寶商行,哪怕你身上沒有帶足夠的錢,如果你能從容不迫地,甚至有些自視清高地對售貨員說:“把那個鑲鑽的戒指拿給我試試。”她一定會熱情地為你服務;如果你底氣不足,且怯懦地提出這個要求,即使你錢包裏裝有足夠的錢,那麼售貨員也會冷冷地先打量你,然後再動作緩慢地給你取出這件商品,並且一直會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生怕你一不小心將戒指弄掉了。這就是不同語調的差別。
其實,選擇什麼樣的語調說,有時比說話的內容更重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女人的聲音被這樣形容:尖細、輕柔,有點絮叨和喋喋不休。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女人最理想的講話方式,它可以時刻喚醒男人對她們的保護意識。
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帕瓦羅蒂的聲音,但是我們可以使自己盡量擁有一副優美的嗓音,讓自己講起話來更具感染力。其實打造富有魅力的聲音並不難,隻要懂得如何控製自己的語調就可以。
醫生平緩的語調能撫平病人的焦慮;教授清晰、威嚴的語調能夠控製整個課堂的氣氛;熱線主持人緩慢低柔的聲音,能滲透到對方的心裏。如果你想用甜美的語調打動對方,那麼不妨用微笑說話,在說話時一直保持微笑的人,可以讓對方感覺到你的熱情。
如今的社會已經變成“圖像”社會,視覺成為最具衝擊力的第一感覺,而“表達能力”也成為一個人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所以,掌握“受歡迎的語調”無疑是一件事半功倍的頭等大事。
為了使你的聲音更完美,可以嚐試掌握以下這些技巧:
1控製說話的語調
語調是會出賣說話人的內心世界、情感以及態度的,當你生氣、懷疑或是激動不已時,你說話的音調一定會不自然。所以,無論談論什麼話題,都應該使說話的語調與你所談及的內容相符合,並且用恰當的語調表達出你對某一話題的態度。想要做到這一點,你說話的語調就應該:①向他人準確地傳達出你所知道的信息。②婉轉地勸導他人接受你的某種觀點或建議。③果斷地做出某項決定,並嚴格執行某一計劃。④倡導他人實施某一行動。
2注意你的發音
恰當的發音有利於準確地傳達出你的思想,也是提高言辭智商的重要表現。隻有清晰地發出每一個音節,才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
相反,不良的發音有損於你的個人形象,礙於你思想和能力的發揮。如果你發音錯誤且含糊不清,就表明你思維混亂,觀點不清楚。有些人說話總會擺出一種老板式的腔調,更有甚者還會拖腔拉調,他們自以為這樣能夠顯示出自身的與眾不同,但其效果往往適得其反,會使下屬感覺你是裝腔作勢地講“官話”,從而產生一種本能的抵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