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會因一時的“頭腦發熱”,買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或是並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回家,這樣不僅浪費錢,還讓家裏變得不容易收拾。因此當你需要什麼東西時,要事先列出清單來,不要過於頻繁地去商場。如果可能,一周去一次就足夠了。
另外,在購買東西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還是隻為了瞬間的滿足感。例如多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嗎?”“等用過一兩次後,它會不會成為家裏的累贅?”對於那些需要花一筆數額不小的金錢開支,更需要謹慎。有許多東西,往往等你過上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自己並不真正需要它們。
(6)儲蓄或投資。
在理財方麵,女人往往是憑直覺。這種直覺有時會讓你在股市或者其他投資領域大賺一筆,有時也會讓你損失慘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如今社會保障體係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一定要儲蓄一定的金錢以備應急之需。在保證一定數額的儲蓄之後,你可以采取一些安全係數較高的理財方式。一般情況下,投資領域中的風險與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手中的資金不是太多,就不要去投資股票、期貨。
另外,購房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投資方式。每種理財方式都有利弊,關鍵是找到最合適自己的。
(7)身邊不要帶太多現金。
刷卡的消費方式越來越普遍地被人們所接受,我們可以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為購物準備現金了。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盡管你可能在好幾個銀行都有戶頭或信用卡,但是在日常購物時,應該固定地使用一張信用卡。這樣有助於掌握自己的開支情況,把握財務規劃。
支配金錢,但不為金錢所役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環節,是需要每個女人終生努力與學習的內容,因為它關係到家庭的生活質量問題,關係著女人的幸福。
別讓商家把你當“猴”宰
懂得理財,不隻是懂得怎樣賺錢,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樣消費。
合理消費,才能讓你的財富越聚越多。
有人說,女人是情感造就的生命,感性思維豐富,但理性思維欠缺。商家們正是抓住了女性思維的弱點,紛紛拿出最致命的殺手鐧——打折,令女人們欲罷不能。
我們在平時購物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下了好大的決心好不容易才買回家的衣服,穿了沒兩個星期,再去一看,打折降價了。心疼、生氣、喊冤之餘,心中也不禁暗自嘀咕:這衣服的價錢到底有沒有個定數?嘀咕歸嘀咕,這虧反正已經是吃定了,沒有辦法改變,隻有自歎倒黴。
大多數女人購物都有這樣的心理:既對心儀的東西戀戀不舍,又對商品的價格不大甘心;既想買到時尚新潮的產品,又想盡量地少花錢。工薪族如此,白領亦如此。有位女性,在他人眼裏是位穿名牌的“貴族”。後來她袒露了穿名牌的秘訣,她說自己所有的名牌都是在促銷打折或換季打折時購買的,所花的價錢並不是很多,心理自然也就非常平衡。這種心理很普遍。
對女人的心理,商家可謂下了很大的工夫,明察秋毫。誇幾句鏡子中的你美如天仙,你就會不由自主地飄飄然找不到北;這套化妝品貴是貴了點,可贈你一支口紅,你就會心裏美滋滋的、臉上樂嗬嗬的。想想一支口紅起碼也值百八十元,不要白不要。如果碰到有獎銷售什麼的,衝在最前麵的肯定是女人,說不定哪天時來運轉走了財運,得個大獎那又是什麼感覺?
女人吝嗇起來,一分錢你也別想讓她掏出來,可是大方起來,千金也不會心疼,比男人花錢更爽快。女人購物,憑的是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喜歡買東西,心情不好的時候更喜歡買東西,隻要不讓女人心煩,怎麼著都行。
難怪商家們都在變著花樣討女人的歡心,聖誕老人送出的節日禮物,情人節的玫瑰和巧克力,還有新年的大禮包以及“三八”節的特價打折,招招都擊在女人的心坎上。各種特價、優惠、打折的廣告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女人怎麼能經得住這樣的誘惑?購物欲撩動得心裏直癢癢。
現在,“情感消費”已經成為女人獨特的消費方式,直覺是女人購物的最重要因素。商家們竭盡全力將這樣的情感帶入市場炒熱做大,女人自然也是樂於享受這樣的溫馨和實惠。在不知不覺中女人的錢就流入了那些商家的口袋中。
女人要學會放開自己的目光,用理性的思維來思考一下商家的言行,理性地消費,千萬不要讓商家把你“宰”了。
年輕的女人重視裝扮、身材、健康、消閑……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要盲目地進行消費,最重要的是不要急著把每個月的錢放入商家的手中,而到月末就裹腹收腰地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