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甲流的爆發(2 / 2)

“奧,原來如此。”徐達心想,此次甲流的爆發應該與太空研究不沾邊啊,為什麼會選擇在此時複活於瑉教授呢?

李心田看出了徐達的不解,他笑道:“你也想知道國家為什麼會把於瑉教授複蘇吧?

於瑉扶了扶眼鏡,“我還是仔細的跟在座的各位介紹一下吧。2060年9月10號,我軍一科研專家代號010奉命到月球北海市(北海市是月球上中國的直轄市,規劃於2060年)天宮實驗室做基礎研究,在實驗過程中我市的另一廣寒宮實驗室遭到美國一飛行器撞擊,010等專家被派遣前去檢查故障。當時美國聲稱事故純屬意外,國家航空航天科技顧問也指出美國並非有意撞擊,是飛行器研究人員在靠近“天宮”實驗室時內部機器人控製係統發生故障,導致定位錯誤而發生的撞擊,所幸我方沒有人員傷亡,但美國兩名科研人員就此遇難。010專家在清理事故殘骸時,發現了美國飛行器裏麵的一支不明凍存液溢散到實驗室內部,出於好奇,010專家偷偷的收集了部分細胞凍存殘液保存起來。010返回地球後,仔細的研究了細胞凍存液的內容,並做了核酸信息比對、高通量測序等大量研究,並沒有什麼新的發現。010專家是我的朋友,我們曾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告訴我通過分析發現凍存液裏麵的殘存的核酸序列與呼吸道合胞病毒序列相似度51%,與甲流h1n3序列相似度50%等等,但並沒有什麼異常發現。當時我把凍存液封存到國家機密機構儲存起來。最近甲流疫情爆發,軍隊一位了解此事的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懷疑當年美國的太空研究可能與此時甲流的爆發有關。我被複蘇後,國家研究專家詳細的告訴了我事情的來龍去脈,我感覺情況緊急,在看了大量資料之後來這裏找到了李主任。”

徐達和李心田討論了幾個小時,從戒備中心出來後,徐達感覺壓力倍增。雖然現在醫療模式已經開啟了全方位人工智能模式(比如自動血液、體液采集分析診斷一體化技術,比如痕量標本分析技術,比如全自動精準手術機器人技術等等),但是最終決定終端還要取決於人類。幾十年前國內外實行的“4p”醫學模式(預防性(preemptive)、預測性(predictive)、個體化(personalized)和參與性(participatory))進一步升級,“個體化醫療”時代已經開始了幾十年。以往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到4p醫學模式正朝著生物個體化-人機-全方位的醫療模式過渡。生物智能係統首先分析患者的疾病背景,比如某一基因的缺失或突變導致癌症的某種癌症的發生,然後將根據患者個人的信息計算出最好的治療方案,全方位治療患者的疾病。病人現在動手術就像去銀行取錢一樣方便快捷,病人來到幾十年前類似於銀行自助取款機的包廂裏,隻需要脫掉衣服躺在包廂中,智能機器手臂會以迅速、精準、全程無痛的方式完成手術,整個流程時間在1-2個小時。手術結束後,病人和治療前精神狀態、體力活動基本一致。這一次甲流爆發後,國內外很多醫療機構都嚐試了各種醫療模式進行救治,但都很不理想。雖然現階段的個體化人機醫療模式對傳統疾病的治療容錯率幾乎為零,但對於這次甲流病毒超強的變異能力讓生化機器人難以識別(病毒時刻在變異,基因突變發生率很高,病毒表麵的蛋白也在時刻變化),治療顯得非常棘手。

從戒備中心出來,徐達感覺此次的甲流爆發可能並非像國內科學家想象的這麼簡單,這或許是一場巨大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