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踏入高三後第一次以一個藝術生的身份去外麵的培訓中心學習,家裏為了我已做出了不少投資,我不想讓他們失望,我想付諸行動,並以成績加以彌補。秋季的喀什總是蕭瑟而寒冷的,以至於可以感受到快入冬天的氣息。
公交車上,發動機的轟鳴聲掩蓋住了乘客們的碎語聲,車窗外行人熙熙攘攘,城市的燈光在寂寥的夜色下略顯黯淡,漸漸的到了該下車的時候了,通過人群後仿佛與她擦肩而過,但回頭一看隻有關緊的車門。我隻能低頭前行。
在車站不遠的一家奶茶店裏,我點了一杯卡布奇諾,在細細品味那份香甜的同時,我還在閱讀托馬斯.沃爾夫的《時間與河流》,我非常喜歡作者的那種鄙視市儈、蔑視權威的貴族氣質,也許這也是一種不一樣的浪漫主義。
我喜歡繪畫,涉獵範圍也很廣,我更喜歡畫動漫人物,在不失真實的同時也能將其性格突出化。對於我而言,繪畫就是一種心靈的升華。它渲染了藝術家的靈魂,提升了藝術家的人格魅力。
“喲,小兄弟畫畫挺不錯的嘛”服務員小姐姐笑著說。
“呃,還好吧,狗肉包子——上不了台麵。。哈哈”我尷尬的笑著回應到。
“哦豁~還挺謙虛呢”
服務員小姐姐:“聽你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吧?家是哪裏的?”
我:“昂,我家住阿圖什市,老家在山東臨沂”
服務員小姐姐:“老鄉啊!我家住喀什本地的,老家是青島的”
服務員小姐姐:“對了,你叫什麼名字啊?留個聯係方式唄”小姐姐說道。
聽到是老鄉,小姐姐突然變得熱情了起來
我:“我叫柳文哲,聯係方式的話,qq可以嗎?這個是我的號碼。。。。。。”
就這樣我們成為了朋友,在聊天之餘,得知她叫李金燕,23歲,高考失利後就在此處打工,她有一個戀人,在內地當兵,而她就在此處一直等她的戀人回來接她回家結婚,我當時還無法理解究竟是什麼讓這個女人能為此堅持4年之久,至少在當時,是這樣的。
我所處的一個培訓中心是一個專招藝術生的培訓中心,一個專門應對聯考與高考的一所私立機構,分為兩個大班,一個班是音樂生,在二三樓上課,一個班是我們藝術生,在一樓上課。就讀協議是這樣的,一年內將學費交齊,並交付12個月的夥食費和住宿費,而他們不管將采用什麼教學辦法,都想方設法讓你通過美術聯考,並在校考時,保證你能拿上二本以上專業院校的合格證,高考前再交一筆培訓費用,同樣是不管什麼教學方法,讓你通過高考本科零批次的分數線。各種費用算下來除去買畫材和教材的錢,一共是8萬4。這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家裏為了我,還是掏了這筆錢。於是我離開家鄉,來到了喀什。
之後我回到了培訓中心的宿舍,由於還沒開學的原因,宿舍就我與另一個同學兩個人,他叫曹爍,在進入培訓中心前,他是我的同桌,在名義上我們的確是同桌,但他並不在自己真正的座位上,他嗜賭,而且煙癮比我初中那時還要大。所以我們並沒有共同語言。以至於兩人從互相問候後的四個小時內沒說過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