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偉大的精神導師都拒絕個人的享受和回報,放棄世間的權力,真正領悟並教導他人無限和無私的真理。比較他們的生活和教義,你就會發現同樣的淳樸、自我犧牲、謙卑,還有他們實踐並宣揚的愛心和平靜。他們教導相同的永恒的原則,並付諸實踐消滅罪惡。那些被稱為救世主的人總是能夠得到大家的歡迎,得到大家的尊重,這是因為他們體現了偉大的無私的法則。這些人遠離激情和偏見,沒有個人的觀點,不去鼓吹和保衛特定的教條,也從來不曾去改變別人的信念或是宗教。在高尚的美德、崇高的完美中,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通過思想、言行來宣揚高尚的美德,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他們處在個體的人類與無私的神聖之間,為拯救自我奴役的人類而努力奮鬥。
整天沉迷於自我的人,不能理解那些無私的充滿善意的人,他們否認所有救世主的神性,認為自己比任何人都神聖,因此他們的觀點隻會帶來個人的仇恨和教義的爭論。在維護個人見解的同時,他們還把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觀點當做異端邪說,在這種人身上,我們永遠無法看到無私的美好與聖潔的偉大。真理是沒有局限的,不會成為任何人、任何學校或者任何國家的特權,倘若真理介入了自私,那麼真理也就不是真理了。聖人、智者、救世主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們已經領悟到最深刻的卑微、最崇高的無私,他們放棄了一切,甚至自己的個性。
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神聖的,是經得住考驗的,因為他的內心純潔,遠離自私。他隻知道奉獻,卻從不索取;他努力工作,從不為過去感到遺憾、後悔,從不對未來想入非非,也永遠不求回報。當農民耕種自己的土地,並播撒種子之後,他知道自己能做的都已經做了,現在他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耐心等待收獲季節的到來。他知道,無論自己的期望有多高,都不會影響到收獲的結果。同樣,領悟出真理的人宣稱自己播下了美德、純潔、愛心與和平的種子,沒有過分期待,也不計較結果如何,因為他們知道無論是努力保留還是盡力破壞,偉大的定律都在發揮作用,該收獲的時候就必定會有收獲。
有些人不能理解無私心靈是神聖的,是簡單的,他們把自己的救世主看做是特殊奇跡的顯現,認為這和事物的本質完全沒有關係。這種人非常清高,不相信人類具備達到完美的神聖潛力。這種對人類神聖的完全性的不信任態度,就像一根嵌有罪惡和苦難的繩索,束縛著他們的心靈,導致他們不去努力爭取。耶穌在智慧中成長,在苦難中達到完美。耶穌做到了,所以他成為耶穌;佛祖做到了,所以他成為佛祖。每一個聖人都努力地堅持著自我犧牲,所以他們成了聖人。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你就可以通過謹慎的努力和樂觀的堅持,擺脫低劣的品性,你會發現偉大和榮耀都向你敞開了大門。佛祖曾經立下誓言,如果他不能達到完美的境地,他將永不放棄自己的努力,最終,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隻要你能夠約束自己,勇於犧牲,努力奉獻,沿著聖人們曾經走過的路勇敢地走下去,那麼聖人、智者、救世主能夠達到的目標,你也一定能夠達到。真理非常簡單,它告訴我們:“放棄自我,跟我來,與一切汙濁劃清界限,我會給你一片安靜的土地。”對於虔誠的追求正義的人來說,任何謬誤與誹謗都不能將真理埋沒,它不需要多才多藝,也沒有學識可以領悟。盡管自私自利的人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偽裝,真理的單純和透明仍然不會改變,無私的心靈終將接受真理之光的照耀。不必去建立複雜高深的理論,也不必去鑽研高深的哲學,隻要為純潔的心靈編一張網,為無瑕的生命建立一座殿堂,真理就可以實現。
那些踏上這條神聖之路的人,必須約束自己的激情,這是一種品德,是聖人品格的開始,而聖人的品格就是神聖的前身。世俗的人總是滿足於追求個人的欲望,隻有居住地的法律才能夠限製他們。品格高尚的人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聖人在自己的內心據點向真理的敵人發起進攻,抵製自己所有自私和不純的想法。同時,聖潔的人總是能夠擺脫激情和所有不純潔的思想,善良和純潔對他們而言,如同花朵的芳香和色彩一樣自然。聖潔的人非常聰明,他完全能夠了解真理,並達到永久的平靜的狀態。對他而言,邪惡已經在宇宙之光的照耀下消失,神聖是智慧的象征。克利須那對阿朱那王子說:
崇尚謙卑、真誠、善良、忍耐與榮譽;
尊重智者,崇尚純潔、堅定、自製、自我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