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了,再次落榜了!”
這一刻,晏城心都快碎了,他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落榜了,晏城拖著沉重的步伐,離開擁擠的人群,往外走去,帶著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落寞。
今日是天衍宗放榜的日子,隻要榜上有名,即可進入天衍宗修煉,進入修行界。
“結果也許早已上天注定的吧,我又何必在乎,可是我真的不甘心啊!”晏城喃喃自語,神情悲戚。
也許沒有人比晏城更希望榜上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名字,為了這個名額,他知道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經曆了多少風風雨雨,可是結果依然如別人所說一般,這讓他心灰意冷,難以承受。
“晏城,不要白費精力了,以你的體質,如果能踏入修煉一途,我寧肯相信母豬會爬樹,哈哈。
“呦,晏城啊,在鍛煉體魄啦,好好努力,過個幾十年,你一定會成功的,嘿嘿”
“晏城,放榜日就不要去了,去與不去,毫無區別。”
......
過往的諷刺與取笑,宛如迂回的河水,在他的腦海徘徊,不斷衝擊他的神經,洗刷他的毛細孔,差點讓他窒息。
“也許大家都說的對,我根本就沒有修煉天賦,修煉於我而言,隻是奢侈罷了,放棄吧。”晏城麵如死灰,失落道。
“城哥哥,即使全天下人都諷刺你,但是其中不會有我;即使全天下人都看輕你,但是其中不包括我;即使全天下人都不相信你,但是其中依然不會有我,因為我相信城哥哥。”
就在晏城準備放棄,有著自暴自棄的念頭時,一個小女孩的聲音,猶如春雷,在他的腦海深處炸響、翻滾、轟鳴。在晏城的內心深處,他很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夠在別人的嘲笑與打擊一路堅持下來,與小女孩的話語息息相關。
晏城是一個孤兒,自懂事起,就一直生活在落孤村。
落孤村,猶如其名,村裏人多半都是孤兒,隻是大多數人比晏城幸運,他們都被別人收養,而晏城隻能獨自一人住在一個破爛不堪的茅屋中自力更生。但是晏城始終不相信自己是孤兒,在他模糊的記憶中,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兩道若有若無的身影,總是會不斷的浮現,隻是他永遠隻能夠看到他們的背影。
對於晏城這個人是如何出現在落孤村,落孤村村民也是一知半解,毫無半點印象,唯一讓村裏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先後有兩戶人家打算收養晏城,不過都出現了意外。這兩戶人家就在收養晏城的第二天,消失不見,猶如冰雪融化,從未出現過般。
自這以後,落孤村就再也沒有人敢收養晏城,一次可能是偶然,可是兩次就可能存在貓膩,就這樣,晏城始終是孤家寡人一個。而這件事情的發生,也許可能是落孤村經常諷刺與嘲笑晏城的一重大原因。
小女孩的話,仿佛冬天裏的一縷陽光,溫暖了一個人的身心;
小女孩的話,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明了方向;
小女孩的話,猶如沙漠中的一股溫泉,讓人看到生存下去的希望;
..........
同樣的,也讓晏城不管不顧的堅持了下去,始終相信自己能夠踏上修行之路,登下武道巔峰,隻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是無情的,付出並不一定意味著必然成功。
晏城就這樣胡思亂想、漫無目的的走啊走,也不知道走了多久,不知不覺來到了一片森林。
森林樹木參天,枝繁葉茂,霧氣彌漫不散,不時有著狼犬之聲,嗷嗷而來,讓人心驚膽戰。
晏城也被一連串的狼嗷聲驚醒,當發現自己置身何處時,身體顫顫發抖,驚出一身冷汗,他雖然是孤兒,年紀也小,但是對於落日森林卻是知之甚詳。
落孤村四麵環山,交通不便,村民生活來源主要依靠上山打獵,捕獲的獵物或者風幹保存,或者出售換取一些生活日常用品。
作為孤兒的晏城,自然也是經常上山,也懂的打獵的基本常識,而落日森林正是其中之一。在落孤村村民的眼中,落日森林就是一片禁地,更有著“寧可餓死,不上落日”的警語。
醒來的晏城,苦笑不已,直呼倒黴,剛剛落榜,現在又來到令落孤村人人恐懼的禁地,所謂是雪上加霜。
“既來之,且安之。”晏城自言自語,然後細細打量周圍,可因為彌漫不散的霧氣,他的視距短的可憐,僅能夠看清一尺之遙,可以說現在的晏城跟瞎子並無兩樣。但說也奇怪,這個時候,晏城宛如換了個人似的,不僅不再迷茫,反而如一個探索者,對未知的東西充滿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