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1.泰山觀日(1 / 1)

泰山素有“五嶽之首”之稱。傳說泰山為盤古開天辟地後其頭顱幻化而成,因此中國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曆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進行封禪和祭祀,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來此遊曆,並留下許多詩文佳作。

淩晨天色還沒有展露初陽,李凡半夜登頂泰山就是為了一觀泰山的日出,站在峰頂李凡放眼望去,隻見東方的啟明星靜靜地掛在那裏,遠處的觀日峰仿佛泰山探出的點金指,和那造型美觀的的八角亭組成了一副絕佳的構圖,讓人不得不感歎自然的傑作。不過作為曆史係研究生的李凡,這幾年不說跟著導師跑遍華夏的大江南北,也不差多少,難得休一次回到老家山東,鍾愛曆史文化的又怎麼可能會這被千百年來的文人墨客所稱讚的泰山日出。

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後,一輪火球躍出水麵,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麵,令人歎為觀止。雖然李凡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泰山觀景了,但是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隻要每次來泰山,李凡就越發渴望見識一番,記載於史書中的泰山封禪大典,日出尚且如此,那被古往今來的王者所推崇的封禪大典又該如何。借著微涼的山風,李凡搖搖頭將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甩出了腦袋,也不想想,千百年來,自始皇帝以來,又有幾人可封禪,有些東西在現在看來更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借著初陽的微光,李凡沒有在山頂就久留,對他而言,泰山日出緊緊是一種樂趣,其他的對他風景對他來就沒有太大吸引力,現在日出觀了,自然就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拾級而下,當李凡出了天外村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接近中午了,剛準備走到普照寺搭乘14路公交趕去火車站趕到另一個城市參加一項考古活動的,具體是什麼,導師在電話裏也沒多說,隻是模糊的告訴李凡與秦二世有關,這次的發現有可能會改變中國的古代史,顛覆一些早已經蓋棺定論的常識。

隻是還沒有等到李凡動身上車,忽然感到腳下傳來一陣震蕩感,模糊中似乎聽到有人大喊:“地塌了。”,再之後李凡就不醒人世了。

“今日中午十一點四十左右,在泰山腳下,天外村外的發生一起地陷事故,幸運的是並未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據現場目擊者透漏,隻有一名年輕遊客不幸正處於地陷中心地帶,現場消防官兵正在全力營救,現在讓我們一起為這位年輕的生命祈禱,希望他能成功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