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完此書,覺得頗為荒唐,這怎麼會有神仙,而且秦朝是兩千多年前的國家呀?莫非地球之上了真有神仙。隻是不知此島距離華夏有多遠,想到此處,我心中一陣悵然,若我真的回不去了,那我父母,朋友,愛人將會怎樣?我不自禁的掏出錢包,看著照片上的那個女孩。隻是不知何時,洞中光亮竟然昏暗起來了,我又累又餓,身心俱疲,胡亂往那石床上一躺,便沉沉睡去。這一覺竟然睡得頗香,一眨眼便是天亮了。洞中的石壁不知何時又泛起柔和的白光,將石室照的通亮。我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塵土,眼睛便向那三個荷包看去。“乾坤袋,莫非真的內有乾坤?隻是不知這島是在什麼緯度,是否是海運航線?”我打開了那個寫著“書”字的袋子,頓時一道柔弱金光從開口出泛出,往下看去,卻是放大鏡一般,裏麵竟然裝了幾本線裝古籍。我伸手探去,竟然將整個手臂都伸了進去才勉強夠到那幾本在袋子中的幾本書。此時情景,倒像是魔術一般,若被人看到必然大聲叫好。我把石桌清理了一下,把袋中幾本書取出。那幾本書分別是;《仙遊手劄》、《太一心法》、《術籙合參》、《山海詳解》、《陣圖本》、《神農經》、《飲食論》。七本書,薄厚不一,卻大小相等,皆都用不知名的獸皮做紙,墨汁書寫,字跡相同,看來是一人所著,隻是沒留名字。隻是字跡和竹簡上的相同,看來便是那位食仙所著。再往那器字袋裏一看,竟是一個小爐子,一把像是紫砂的茶壺,三顆紅、藍、黃的珠子,還有一把橢圓形的黑金邊蒲扇。我一一拿出。小爐子入手微燙,取出一看和古代溫酒的小火爐一樣。隻是不知為何爐心通紅一片,竟然還有火焰燃燒。翻開四處看去,隻見後背處用古篆豎著寫了三個字:離火爐。再拿茶壺時卻並無異樣,橢圓的壺身,和普通紫砂壺並無差別,隻是壺柄之上卻是刻著三個古篆:吞天壺。那三個珠子卻是奇特,藍的入手溫和,有清涼感覺,細看之下,隻見裏麵有深藍色的兩個古篆:避水;紅的那個有些微熱,裏麵也有兩古篆:避火;最奇特的竟是那土黃色的珠子,我拿出器字袋以後,它竟發出一陣光芒,照耀滿屋,一會光芒盡斂,我才發現滿屋塵土,盡數不見,再看那珠子時,恍然大悟,那珠子裏赫然就是:避塵。我心中驚喜,再將最後一柄蒲扇拿出。這扇子卻是幾件器物中最為普通的,隻是一柄芭蕉做的團扇,周圍用黑布金線包裹,反正各有一個大大的古隸卻是“清風”二字。字體和食仙的頗像,看樣子是他自己做的,不過扇起來倒是清風徐徐,頗為愜意。再往最後一個財字袋看去,裏麵都是五色的玉石,和幾個獸皮的小袋子,上麵寫著些字,看來便是他竹簡所說的種子和靈石。這種子倒是可以理解,隻是不知這所為靈石又是何物。三個袋子中,這個袋子的東西最多,竟是裝的滿滿的,我也沒有心思一一查探,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清早的陽光最是柔和,伴著海風竟有一絲涼意,我站在那石室洞口的平台上向下望去,隻見一條小路蜿蜒通到百米外的那片香蕉林中,小路左右各有一畝耕田,隻是很久沒人耕種,長滿了沒人的雜草,隻能從田埂上看出此處以前是片田地。左邊土壤五色交融,看來便是種靈穀的了,隻不過此刻卻是雜草叢生。右邊那片倒是還好,有十幾棵果樹長在那裏,還有些發著淡淡光芒的靈草,雜草倒不是挺多。我向那十幾棵果樹看去,卻見有幾棵長了果子,我從石室中將那把通體金屬的菜刀拿了過來,爬下石壁,才發現原來石壁的右側竟然有口古井,走近一看,隻見上麵寫著“月華”二字,想來定是那食仙鑿的那口靈井了,井水滿滿,竟似要溢出一般。我在靈田上清理了一個小路通向那幾棵果樹,卻見結果子的都是桃樹,細數之下有四棵,樹幹都是拳頭粗細。每棵樹上都結了十幾個果子,比一般桃子要大,有的已經成熟,有的還是青色,我摘了五六個成熟的,用騰空的器字袋盛了,在那口月華井邊洗淨,吃了起來。這桃子頗是香甜,和我以前吃的味道簡直天壤之別。入口即化,吃進腹中,清涼之中有股暖意遊走全身,原本還有些睡意的我竟然一下頭腦清晰了。兩隻桃子下肚,就有了飽脹的感覺,隨即洗了把臉,便坐在這井邊看著遠處空地發呆。不知道我的親人和朋友們怎麼樣了,他們得知我車禍失蹤一定很著急、傷心吧。還有她,會不會為我茶飯不思。不行,我一定要活下去,那食仙不是說修行大成便可回華夏嗎,我一定要回去!心中堅定了信心,便不在慌張了。或許不到什麼修行大成,就遇見了經過此島的海船呢!我站起身來,想著要做個梯子才好,不然每天攀岩是件很費力的事情。我走進那片香蕉林。雜草叢生,樹木交錯,昨日可能是走的急躁,繞了不少彎路。白天走去,卻是距離竹林頗近。行了十幾分鍾,便到了那竹林,我找了兩棵長了多年的老竹,砍了下來。這把不知是什麼金屬做成的菜刀十分鋒利,兩下便把一棵手臂粗細的毛竹砍斷了。我清理了一下這兩棵毛竹,削去多餘的枝幹,便有了一個七八米長的竹竿。我將那頂上的細小部分砍去,留了五米多長做梯子的兩邊的主幹。然後又找了兩棵水竹砍斷,然後裁成逐漸遞減的小段。我將主幹的一側用砍刀等距做了幾個洞,然後將其和水竹做的小竹節組合,便得到一個竹梯子。然後我又找來了一些韌性極好的藤蔓做繩,將竹梯子的兩段和中間固定牢固,便拖著梯子回到了石室那邊。放在洞口一試,十分合適,心中十分滿意,看來大學的手工課,和幾多生存視頻沒有白看呀!等我爬上台階時,偶然間抬頭一看,竟間石洞拱門之上隱約有字跡,仔細辨認才認出原來是“蓬萊仙府”四字,隻是被著海島風雨侵蝕,斑駁模糊了。一個竹梯做下來卻花了整整一上午時間,此時已經中午,肚子也有幾分饑餓了。拿出早上摘的桃子填了肚子,身心舒暢。我坐在石桌前看著桌上的那三個乾坤袋和那個竹簡,心中一陣迷惘,是否真的要在這裏長期待下去嗎?一想到自己以後可能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就感到一陣恐懼。我也不是一個懼怕孤獨的人,但是在這未知的環境中,心底總有些不安,總覺得背後有雙眼睛看著我,怪怪的。還好這洞在懸崖之上,不然肯定會有**煩。但是既然來到這裏,便一定要生存下去,不管回到家鄉的希望多渺茫,也要努力活下去才行。我開始規劃食仙給我留下的財產。幾本書我大致看了一下:《仙遊手劄》像是食仙自己的遊曆日記,記載的東西也是他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人和事,還有美食。其中單岀一章講了這“蓬萊仙府”的營建過程。原來此島原叫伏仙島,屬於海外蓬萊境的諸多島嶼的一座,這蓬萊境距離大陸有千萬裏之遙,少有人知。食仙也是偶然間經過此境,見此處頗為清淨,便選了這座伏仙島住了下來。此島物產豐富,又聚天地靈氣,他越住喜歡,便打算長居此地。於是遍尋天下,覓得乾坤土和五色土兩大神土,又移植九棵仙果樹,搜集二十四種靈草香料、五大靈穀,在這有熒光石脈的斷崖旁鑿了這蓬萊仙府。一切齊備之後,又在洞府旁邊,鑿了一口靈井以聚靈石為引,聚日月精華入井,使得井水之中也有天地靈氣,起名日月井。如此才成了這座靈食園。其後又因發現島中有鳥獸喜食他的靈物,老是在此間騷擾,他不想殺生,便在周圍布了須彌芥子陣,如此便隱居下來,直到羽化。“看來此島確實有野獸出沒,而且還經常來這邊逛逛,隻是我來時怎麼沒見什麼須彌芥子陣,難道陣法隨著食仙的消失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