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轉眼已過三十歲,卻依然無所作為(1 / 1)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千百年來,這句話一直被大多數中國人所認同,它不僅指出了各個年齡段的人應該達到的人生境界,也為現代人的人生規劃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參考。其中,“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很多名人就為此語作了注腳:李嘉誠30歲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塑料花大王;楊元慶30歲時是聯想微機事業部的總經理;布林和佩吉30歲時,創建的Google已經在全球普及……而你呢?

將過三十的你,也許正在為養家糊口忙碌得焦頭爛額;也許還“蝸居”在幾平米的小房間裏,計算著工作多少年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也許還在朝九晚五,重複著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也許還在抱怨著世界的不公,為沒有奔頭的未來失望……城市繁華與日俱進,人群來來往往,時光在不斷穿梭,行走其中的你卻不是成功的那一個,為什麼?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人迫於生計,整天忙碌於賺錢、養家,卻忽視了生活的真諦,甚至都忘記了自己工作的初衷,成了薪水蹄下的羔羊,這樣一種生存狀態也決定了自己隻能終生勞碌;有些人,空有遠大的理想,卻不懂得如何去把握機會和製造機會,隻是被動地等待機會的降臨,於是,人生就在等待中漸漸黯然失色;還有些人,既有理想也有行動力,卻隻知蠻幹苦幹,而不懂得運用自己智慧的大腦,結果往往事倍功半……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三十歲之前是人生騰飛的黃金時期,是為將來儲蓄人生資本的重要階段。如果你不想過了而立之年仍然無所作為,就應該趁著年輕積累一些成功的因子,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