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被遺忘的皇子(1 / 2)

漢中平五年六月,洛陽。

曾經席卷大漢八州,幾乎傾覆大漢王朝統治的黃巾叛亂已經過去四年。

這場浩大的動亂雖然開始的時候讓王朝的統治者們內心恐懼,但它的迅速敗亡似乎給了統治者們一種錯覺。

讓他們以為天下依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那場動亂不過是一起小小的意外,還不如西北的邊患讓他們重視。

洛陽依舊是那個洛陽,似乎還因為幾年前的動亂變得更加繁華。

一切的表象,都讓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覺得,大漢依舊強盛,他們還活在盛世年代。

德陽殿外,一個麵容清秀的少年靜立在高聳的石階下,他的身軀削瘦,卻是極為挺拔,身上華貴的衣服以及隱隱流露出的氣質,無不昭示著他出身顯貴之家。

然而仔細看去,卻會發現,他年輕的臉上時不時現出一絲與年齡不符的滄桑與憂慮,如果有人在此看到,一定會心懷詫異,不明白這位出身高貴的少年,為何會有這樣迥異身份的情緒。

然而從石階兩側肅立的衛士憐憫的眼神和本該如此的表情,又說明這一切並沒有什麼不對,似乎所有人都司空見慣了一般。

如果有知情的人在此,便會認出這少年便是當今漢帝與已故宋皇後之子劉堯,建寧四年生人,如今剛好十七歲。

按說身為皇帝和皇後的兒子,即使這位皇後已經過世,劉堯也應該錦衣玉食,無憂無慮。

更何況他還是大漢皇帝的嫡長子,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更應該受到所有人的關懷和嗬護,前後奴仆簇擁,沒有什麼需要他現在去擔憂的才是。

事實上在劉堯七歲之前,他也確實是如此生活的,可是這一切都在十年前發生了變化。

光和元年,王甫等人因為擔心自己枉殺渤海王妃而遭到宋皇後怨恨,便聯合太中大夫程阿誣陷宋皇後行巫蠱之事。

雖然皇帝劉宏並不相信自己的發妻會做這樣的事,但是此事在朝野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漢帝劉宏迫於壓力,不得不收繳了宋皇後的印璽,並將她打入後宮。

原本以為事態會就此平息下來,可是這樣的結果並沒有達到王甫等人的目的,經過一番推波助瀾,事態愈演愈烈,很快就波及到了劉堯身上。

為了保住自己的兒子,宋皇後終於在一天支走劉堯後飲下毒酒自盡而死。

可是宋皇後到死也沒有明白,在皇宮這樣殘酷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方,事情一旦發動又怎麼會輕易停下。

最後若不是漢帝劉宏發飆,恐怕劉堯年輕的生命也會同宋皇後一樣,可是即使劉堯沒有姓名之憂,卻也從此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被迫移居宮外。

剛剛移居宮外,劉堯過的極為艱難,甚至數次險死還生,若不是他之前做了些防備,加上得到貴人相助,劉堯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

好在第二年王甫便因楊彪拿著其逼索財物的證據告發到司隸校尉陽球處,最終被捕死在獄中。

雖然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卻是讓劉堯至今想起都背脊發寒,即使因為這段經曆,讓他快速成熟起來,他依舊不想再經曆一次。

就在劉堯想著事情,一陣淩亂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將他驚醒。

劉堯抬頭看去,便見德陽殿內走出一人,身著內宮官員服飾,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人頷下無須。

待到近些,劉堯認出了來人,暗道一聲,難怪腳步聲如此虛浮,若是此人便不奇怪了。

等到來人走到近前,劉堯理正衣襟,躬身施禮道:“許久不見,典叔近來可好?”

見劉堯行如此大禮,來人連忙快走幾步扶住劉堯道:“殿下折煞老奴了,殿下是主,老奴是仆,這世上哪有主人給奴仆行禮的道理,何況此處皇宮乃重地,所讓人看到,老奴可要搭上這條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