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糜芳回府(1 / 1)

劉禪命人為書,自己口授:“關將軍所言極是,然大王之命不可違!今我軍勢大,漢室將興,若曹軍破敗,孫權何以立足?故孫權心不安久矣!我今日此去正是安孫權之心,從申往日盟約。今日之荊州連年大戰,已是強弩之末,若孫權再有異心,則天下何日方得太平!且待大王北定中原之時,自然就是我歸來之日!我生則尚有價值,若我死則孫劉兩家必然兵連禍結,孫權雖不善戰卻明智,故吳地於我安如泰山!”

劉禪命人連夜將此書北上送與關將軍。原本巡視江南諸郡的糜芳大人原本說要三到五月方得回南郡,卻在書信送出後不到十天也就回來了!

劉禪與糜芳見了禮,道:“糜將軍幸苦了!”

糜芳道:“也不幸苦!為了國家應該的!”

劉禪:“是你告訴關將軍的是嗎?”

糜芳道:“世子東去國之大事,關將軍應該知道的!”

劉禪道:“關將軍遲遲不與我回信,想來你是知道的?”

糜芳道:“世子息怒!我等也是為了大漢天下,不知道世子與關將軍說了什麼,將軍竟然同意世子東去,已命我前去準備!”

劉禪道:“不忙!我還有事,你不必派人迎送,我自去辦理!待我辦好之後方才東去!”

—————————————————

分割線,後麵是我看見的一段文字挺有趣!分享給大家,作者是知乎林木然。若作者不同意轉載請聯係我。

三國演義尊蜀,劉關張三人流離半世,終於在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達到了巔峰。蜀中劉備進位漢中王,荊州關羽威震華夏。

小說裏的劇情都是怎麼寫的?從此橫掃中原,活捉渣權,三兄弟登上人生巔峰啊。

繼承東漢大統,成就千古佳話啊。

然而並沒有。

活生生的美夢幻滅在這一刻。

關羽死得悲壯,然之後張飛死得窩囊,再然之後劉備死得淒然。

連黃忠也中了暗箭跟著走,馬超更是一筆帶過病死蜀中。

不對啊,劇本不能這麼寫啊,男主男配黃金軍團怎麼一個個就這麼死掉。這故事還要不要演下去啊。

故事接著發展就沒意思了,諸葛丞相無力回天。

七擒孟獲有什麼用?小打小鬧的,火燒藤甲軍把自己的壽元都燒盡了。

六出祁山有什麼用?上方穀一場雨澆熄最後的執念。

點燈續命有什麼用?這燈注定是要被吹滅的,魏延無辜擔了個罪名罷了。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丞相在五丈原軍營,想起關雲長威震華夏時那差一點點就能實現的先主偉業,心裏會是什麼滋味。

再然後呢,薑維窮兵黷武,處心積慮,偏是他死得最慘烈,死無全屍。

最後安樂公在晉帝麵前笑著說,此間樂,不思蜀。他可會想到,這天下差一點點就是他的?

這樣的小說注定是要上差評榜的啊。

給一個夢想,在最宏大的時候活生生捏碎,作者你是什麼意思?

關羽死之前你看到的是越來越明晰的希望,但他死之後你看到的是越來越無奈的掙紮。

代入了角色的你,怎麼能接受桃園夢斷,就此幻滅?倒寧可小說結束在關雲長意氣風發的那一刻,像石頭記一樣存個半本也就罷了。

我想羅貫中也是想寫個美好的結局的吧,可就算他把丞相寫得呼風喚雨,無所不知,一把古琴退三軍,連死了還能嚇退個活司馬,但卻還是敵不過板上釘釘的曆史事實。

多無奈,是曆史,也是人生。

你不想看?我也不想看。誰想看呢,認命的感覺最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