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李偉再次召見了敕間,並且設宴款待敕間,敕間磕頭謝恩。李偉親手將他扶起,並且親手為敕間設座。敕間看到李偉這樣款待他,也不由動容,所什麼也不肯坐下,敕間說道:“臣隻不過是一個氓隸一般的人物,如何當得起國君如此看重呢?”
李偉笑著說到:“我隻是讓你坐著和我說說話,聊聊天,罷了!我讓你坐你就坐,反正我這兒沒有那麼多的規矩。”
敕間聽後才坐下後,李偉問道:“我有個問題想問先生,現在天下諸侯那麼多,比我們秦方富裕,強盛的方國成百上千不知道先生是如何想到,要來我們這個剛建立的秦方的呢?”
敕間說:“天下諸侯,將來興盛的國家,必是秦和西周兩國罷了,其他諸侯不去也罷!”
李偉一聽,來了興趣,於是開門見山地問道:“我們秦方隻不過是一個剛剛建立的小國,縱橫不過百餘裏,人口不滿萬人。而且東臨大河(黃河),西靠崤山(太行山),南方是大國邢方,北方是狄人。而周人則不同,他們則經過了百年的發展,吞並了渭河邊上的大小諸侯無數,不知為何先生認為我秦方如何可以趕超周方?”
敕間聽後笑著說道:“如果國君想讓國家強盛,人民富裕。就必須重視士、賈、農、工。對內要做到愛護人民,對外則要親睦諸侯,討伐狄人。這樣,秦就可以在五年之內可以稱霸北方。”
李偉又問道:“如何才能算是愛民呢?如何才能算重視士賈農工呢?”
敕間笑著說:“主公現在不是就做的很好嗎?定期釋放一定數量的奴隸,停止虐待和傷害奴隸。這樣奴隸們幹起活就會十分的努力。至於商賈方麵,那就更不用說了,以往諸侯之中隻有周方可以造出兩尺的輕呂(劍),而我秦方則可以造出四尺的長劍。每把長劍更是價值百金,長此以往何愁邦國不富呢?”
這下可把李偉給驚呆了,一把長劍居然可以值百金,難怪這些人營建的時候牛氣十足的!看來李稷,李檾在做買賣方麵確實不錯。後來李偉同敕間一起討論了一下將來秦地的發展,經過了長時間的交流,李偉總結出了,敕間一共提出了四項短期目標。第一,建立國家信用,使得百姓相信國家的政策。第二,建立國家機構,特別是基層的行政組織。好讓國家可以正常運轉。第三,加緊儲備作戰的物資,訓練軍隊,鼓勵軍心士氣,為將來開疆拓土作準備。第四項,通過生意上的往來結交諸侯。而敕間製定了十年內的計劃就是蠶食,吞並,易水河以南的有易部落。以獲得土地,人口等戰略資源。
。。。。。。
槲原城的宮門口,一大群老百姓圍在一塊告示牌前。
這是塊告示牌上寫著,秦君決定將在三天之後在城外的步軍大校場裏進行大比武,隻要是想去參加,不論任何出身甚至包括奴隸,皆可前去一試身手,武藝高強者可直接被選入禁軍,提供軍職,食君之祿、位居人臣,而且前三名還會有黃金,糧食,甚至是龜玉的獎勵。李屯奉李偉的命令在宮殿的門前設下報名處,凡是有人前來報名的,他們都會被記下姓名,然後發給一塊刻有名字和特殊花紋的竹牌。
由於商人本身就比較尚武,一時之間,報名處外人山人海。
報名處前麵,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手裏分別拿著獵弓和砍刀,身背一頭麋鹿,一路遊誑而來,這個漢子一路上引起了很多人的主意,主要是因為他們身上所穿的衣服,與商朝的百姓所穿的麻布衣服不同,上身****,下身隻是穿了些毛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因該是來自崤山上的部落。這個時代的商人總的來說對野蠻人並不是很排斥,所以這個男子走在街上並沒有多少人會反感。
隻見那個漢子大大咧咧的來到報名處跟前,對著李屯喊道:“喂!我說那個當官的,你們剛才的那個牌子上說比武贏了就可以當官,而且還會有糧食和酒對不對!啊??”
那個漢子的聲音大的就像是牛吼一般,他的這一吼不要緊,震的周圍的老百姓耳朵翁鳴不已,李屯翻了個白眼心想這小子嗓門挺大的,剛想訓斥,結果抬頭看到了一個了這個身材比他壯碩好多倍的家夥,立刻就沒脾氣了。“你也是準備要參加比武的?那好!你叫什麼名字?”李偉問道。
“嘿嘿!我沒有名字!”那個大漢撓了撓頭說到。
“不會吧!”
“我大和我姨說我是撿來的所以.....”
“那好!”李屯打斷了那個沒有名字的大漢,“你給我記下!這個家夥就叫無名了!!”李屯對旁邊的那個專門刻字的人說到。
“那你是從哪裏來的?”
“我是從崤山上來的!”
“那個部落的?”
“把這個收好下麵比武的時候你就憑著這個入場!”說這李屯將那個竹牌交給了無名。
“嘿嘿!謝謝大人。等到我當官了一定請你去喝酒!”
“好了!好了!下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