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奕辰其實很想把《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這兩部冤家給拆開的,但好像命中《肖申克的救贖》就是要成為陪襯,隻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阿甘正傳》的價值,可惜了一部好電影,就這麼與奧斯卡無緣了。
這屆奧斯卡真正有分量的獎項全都由楊奕辰擔當編劇的電影獲得。
頒獎禮之後媒體們瘋狂的撲向炙手可熱的奧斯卡得主們,除了普通的問題,“辰”到底是誰,知道的導演隻是笑笑,諱莫如深,不知道的演員、導演則笑著讓記者自己去查,他們也等著看看這位編劇到底是何方神聖。
等媒體們去找“辰”的資料之後才發現,1994年還有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也是“辰”編劇,統計相關數據,得出了結論,“辰”的劇本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票房大賣,口碑在最苛刻的影評人口中也是不能錯過的經典。但真的要找“辰”的其他資料,就一丁點消息都沒有了,就像根本就沒有這個人存在一樣,製作公司守口如瓶,油鹽不進,如論怎麼旁側敲擊就是不透露。所以“辰”到底是誰成了一個無解的謎題。
媒體的連續報道,讓廣大影迷和普通觀眾都知道了這個搶了奧斯卡大獎得主們風頭的家夥,但卻沒有認識這個“辰”,因為隻有一個代號,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人,鬼才知道他是不是鬼,但還是有好事者專門買錄像來找演職員名單,編劇那一欄果真全是“chen”,真是的,難道奧斯卡會拿自己的名聲來開玩笑嗎,自己又沒幹爹模式可以開啟。
越是找不到楊奕辰的資料,這些人越是好奇,是什麼人才能寫出這麼多的劇本,還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
後來有人提出這種高論,這位天才因為長得太寒磣,不敢拋頭露麵,楊奕辰在網上看到了這評價,鬱悶呢了好久,雖然自己長得沒樸閔浩那樣禍國殃民,但也不至於到毀容的級別吧。
通過快遞寄給楊奕辰的真的獎杯就隻有兩個,其他的獎杯是幾位導演們憋出來的壞主意,每個獎項都給他複製了一個假的小金人,所以楊奕辰的閣樓上對著起碼有快十多個小金人,剛收到第一個包裹的時候,楊奕辰都被嚇到了,這奧斯卡小金人是論打來發的嗎,看新聞自己隻得了兩個獎啊,後麵又收到的一個包裹在知道這是那些導演們和自己開的小玩笑,把兩個真貨好好的收藏起來,假的就放心的玩,他們做的時候肯定廢了不少心思,做工和真的沒多少差別,一次抱著十個奧斯卡獎杯的感覺,確實不錯。假的畢竟是假的,玩玩就沒心思了,裝在箱子裏丟在閣樓裏吃灰。
今年上映的電影中,除了吳宇森的《奪麵雙雄》之外,還有一部,是詹姆斯·卡梅隆準備了挺久的一部,這部電影讓中國觀眾第一次領教了什麼叫做好萊塢大片。
全球票房總計十八億,當然,卡梅隆一開始對這部片大賣有信心,但是在沒想到會這麼瘋狂。為了保證他拍攝的時候亂花錢的習慣能被投資方認可,卡梅隆了找上了楊奕辰,通過郵件把他的大概構想發給了楊奕辰,希望楊奕辰幫他編劇本。
能讓心高氣傲的卡梅隆和楊奕辰分享他的構思,這讓楊奕辰可有點受寵若驚,片場暴君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因為楊奕辰這幾年亂丟劇本的行為,已經徹底讓好萊塢的投資方認準了楊奕辰這顆搖錢樹,隻要是他的劇本,不管怎麼樣先搞到手,“辰”出手就等於高回報。
收到卡梅隆的約稿沒多久,楊奕辰就就把詹姆斯夢寐以求的劇本寫出來了,果然,有了楊奕辰的筆名當雞毛令箭,卡梅隆的拍攝進程中,哪怕他再怎麼挑戰投資方的賬戶深度,製片公司還是咬著牙給他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