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客廳的幾個外國人,不對準確的說應該是法國人正喝著奶奶倒的茶。
一行外國人找到家門口的時候,楊奕辰直接就想收拾東西跑路,可最後還是認命的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就在他們的對麵,玩著手指。
讓我們回到半個小時前。
楊奕辰還躲在書房裏翻資料,奶奶正在忙他的家務,這時候外麵的門鈴響了。
奶奶出去開門。
院門打開後,看到的確實四個西裝革履的外國人,其中一人用生硬的韓語問奶奶。
“阿瑪尼,這裏是羊一沉作家的家嗎?”
“啊,誰?”
“樣、藝、陳,是個作家。”
奶奶實在聽不懂他們那低劣的韓語,直接用英語和他說。
“你要找楊奕辰?”
“是的!您會說英語,太好了,沒錯我們就是要找楊奕辰作家的。”
“作家沒有,楊奕辰有一個,你們到底是要找作家還是找楊奕辰?”
幾個外國人麵麵相覷。
其中一人小聲說,“找了這麼久,轉半天才找到這裏,進去看看,如果不是再告辭出來吧,而且地址我們不是確認過了嘛,就是這裏,見到那位楊奕辰,肯定就能說清楚了。”
嗬嗬,不好意思,你們見到楊奕辰會更加說不清楚了。
商量清楚。
“是的,我們就是來找楊奕辰的。”
“找他什麼事?”
“我們是法國來的,想找他談談他寄給我們的劇本的事。”
“哦!你們是拍電影的?那快請進吧,就是我們家楊奕辰沒錯。”
聽到奶奶的話,一眾外國人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找到了,進去吧。
“那就打擾了。”
奶奶心說這幾個外國人還挺有禮貌的嘛,但願不是裝紳士。
請四人坐在客廳,然後就去房間找楊奕辰了。
四個外國佬像好奇寶寶一眼大量著屋子裏的陳設,一邊交流著。
“LUC,你看那架鋼琴。”
“我看見了,應該是這裏了,一看就是文化人的家。”
其中一人仔細的把玩著手上的瓷杯,以為這假冒的青花瓷杯是什麼貴重的工藝品。
“這杯子可真漂亮。”
“Pascal,你個笨蛋,叫你請個翻譯,你偏偏說你學過韓語,見鬼,要不是人家會英文,我們怎麼辦!”
“LUC,剛才問路人家都聽得懂好不好。”
“聽得懂才怪,你最後把那張抄的地址給別人看,他們才知道的。”
“好吧,是我的錯,但是你不覺得請的翻譯對我們談劇本沒有幫助嗎,現在好了,用英文交流正好。”
“不知道這個楊奕辰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能些出這樣劇本的肯定不簡單啦。”
“估計是個韓裔的美國人,不是嗎,劇本的背景就是紐約。”
“別猜了,你都說了好多次了,真是奇怪,一個韓國人怎麼能寫出這樣的劇本,見到人就知道了。”
這四個法國人正是為了《殺手裏昂》不遠萬裏來到韓國的,LUC翻譯過來就是呂克,沒錯,他就是導演呂克·貝鬆,Pascal是副導演帕斯卡·蘇梅,還有選角導演托德,最後一個是高蒙電影的代表杜邦。
高蒙公司本來在收到這個韓國發來的電影劇本的時候,負責選劇本的家夥差點連拆都沒拆就要槍斃,如果真的這樣那楊奕辰絕對要燒高香,投出去的劇本最好都是這樣的待遇就好了,他就不用這樣提心吊膽了不是。
可惜,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當天投來的劇本似乎沒多少,看著看著就審完了,幾乎沒有什麼好的,所以這被丟到最後的韓國郵件還是被一個最後下班的編輯拆開了。
看了沒幾頁就感到這絕對是神作啊,最特別的是,連一部分分鏡都幫導演寫好了,雖然有點越俎代庖的意思,但確實寫得好,肯定是一個第一次投稿的新人,不然不會連該寄過來劇本該有什麼內容都不知道的。
再一看地址,韓國?哦,對了上屆奧運會不就是在這個國家開的嗎。
劇本被編輯選出來之後,高蒙覺得這部電影大有前途,準備投資了,重視的情況下當然得找個好導演,而且這部電影是一部好萊塢式的商業大片。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在文藝片盛行的法國,拍一部商業片很容易撲街,不單沒有好名聲,收成可能也不會太好,所以得幫這部電影找個好出路,在找一個能拍好這種商業片的導演的同時,還得有一個對路的發行渠道。
這時候的法國商業片導演,那就非呂克·貝鬆無他了,《尼基塔》可是真正的商業片,何況他手上拍文藝片的功夫也不弱,《碧海藍天》中的藍色幾乎成了電影史上無法抹去的顏色,所以經驗豐富,年輕有為的呂克就是高蒙的首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