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用像監獄裏蹲單間一般被關在一個個排著的搖籃床裏,而是背在大嬸的背上,一邊帶孩子一邊幹活。
他得以在不會走路的時候就幾乎把這還算挺大的孤兒院幾乎逛了個遍,還把這裏的孤兒們也差不多認了一圈。
這孤兒院明顯是教會性質的,韓國是個基督教國家,楊奕辰想,咱原來可是個無神論者,國家也是宗教信仰自由,反正能混到福利待遇都不該放過,這麼想想如果做個不太虔誠的信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
教會性質的孤兒院不代表這裏的孤兒都是小天使,反正給楊奕辰的感覺這裏像少年感化院的程度多過孤兒院,也許這應該怪某二貨刑警沒事盡送些小混混進來?他覺著這就是事實真相,要不怎麼老是看到這些小屁孩一個個打成一堆,打著打著就打出火氣,真的像不死不休一般,鼻青臉腫是經常的。
院長門口不定時總會有人跪在門口,舉著雙手,臭著個臉。嗬嗬,一看到這樣的情形他就想起前世在國內孤兒院的生活,一樣的打打鬧鬧,差不多個個都是搗蛋王。
這些身體健全的大多都是年紀太大,已經沒有家庭選擇收養的,也許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選擇去工讀學校,或者選擇教會辦的福利學校,讀到一定程度畢業了,就獨立出去,畢竟要運營起這個孤兒院的負擔還是非常重的。
那些先天就有毛病的孩子,被遺棄的最大原因就在於他們身體的缺陷。他們會在這裏度過童年,然後被安置到一些接受殘疾人的地方吧。
楊奕辰很慶幸自己被送到一所教會的孤兒院,起碼最基本的經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換做政府或者私人的孤兒院,先不論這裏麵他們能否始終擁有一顆愛心,按官僚體係的複雜程度,實在是沒有一點穩定可言啊。
經常也會有新的孤兒或者是被遺棄的嬰兒送來,如果是身體無缺陷的,院裏就會聯係有意向領養的家庭,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就這樣幸運的離開了,他們或許是幸運的,也許就這樣碰到了一戶好人家,也許就這麼重新開始一段新生活。
在孤兒院度過了來到這世界上的第一個年,原來韓國也過春節的說,可惜沒有什麼大魚大肉可以享用,隻能繼續吃所謂的嬰兒食品,喝點魚湯,不過也比之前在熊老頭手裏境況好的多了,悲催的穿越後第一個聖誕,居然是這樣度過的,送熊老頭上路。
春節看看穿韓服的小朋友,行政機關的福利部門來孤兒院慰問,一個肥頭大耳的領導帶隊,唯一亮點就是有個穿著節日韓服的美女,呆在一群中年大叔中間實在亮眼,賞心悅目。除了吃的好點,其他的和平時無異,遠離祖國的楊奕辰一點都感覺不到過年的喜慶,這個春節就這麼平平常常的過去,算平安是福嗎?
在孤兒院的日子還算愉快,但是楊奕辰發現,原來和他一起睡在一起的1歲多的小屁孩大多都有人家帶走了。
哪怕是幾個聾啞的,眼睛有毛病的,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都有人選擇,可自己怎麼成了非賣品一般,看都沒有人看一眼。
楊奕辰不知道的是,因為自己這一年來表現實在出眾,大嬸強烈要求,加上院長的考察之後,被院長內定留下。
院長認為這貨天生奇才,這麼乖巧,長的又像個小天使。他準備親自培養,要送這貨去教會,光大我教。
所以,楊奕辰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這麼被潛規則了。哈哈,小鬼,等著將來去當洋和尚吧!
楊奕辰努力的吃,努力地長,在被送到孤兒院的第二個月,他能跌跌撞撞的邁出步子,發出些含含糊糊的聲音,勉強算能說話了吧,院裏的大人都嘖嘖稱奇,都說這孩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他非常自戀的認為這是天妒英才。
沒多久,他就能自己走,甚至能跑個幾步。
可能作為一個成年人被困了那麼久實在憋悶,當他擁有行動力後,自然要把這些鬱悶全部發泄出來。
完全變成了個多動症患者,盡情的操練這細胳膊細腿。
當然,一歲的孩子滿世界亂竄,可沒少讓帶他的大嬸擔心,不到飯點幾乎看不到這小混蛋的影子。
作為一個心理年齡大了快兩輪的前孩子王,在這間幾乎都是學齡前兒童的孤兒院裏,帶著這幫小屁孩玩還不是分分鍾的事。
沒到一周,全部小朋友都喜歡和他玩了。
所以,近段時間來孤兒院的人都能在這個教會孤兒院看到一個詭異的景象,一個明顯剛學會走路的小家夥,領著一群年齡比他大許多的孩子玩。
他一歲多會說話的高素質讓院長更加堅定了這貨是可造之材的信心,站在樓上,望著樓下領著一群小家夥瘋癲的同時,天天數著日子,等著送某人去教會領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