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晉以來,世人皆崇尚玄學,奇人異士彙聚於宮廷之中,尤其是南朝期間,到了陳朝開國之初更成為尾大不掉之勢,嚴重威脅陳朝安全,為了皇權不至於他人之手,陳國開國君主陳霸先登基之初就鏟除了曾經助其消滅蕭梁政權的奇人異世團體月神教,一時間血雨腥風,牽連甚廣。
永定三年,陳國開國皇帝陳霸先病逝於病逝於璿璣殿,川王陳蒨(同茜)入纂,建元天嘉。
正在全陳朝的官員百姓為新皇登基歡呼雀躍的時候,有一人卻獨自黯然神傷。
著青衣兮美少年,持名劍兮不得誌兮,思慮天下兮卻無用兮,此乃本書主人公於曉龍也。
於曉龍何許人也,陳國都建康人士,其父乃陳朝都官尚書於向之,清廉能幹,剛正不可,曾經為陳國開國立下了不世之功。
身為陳朝都官尚書之子的於曉龍在別人眼裏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即使不用特意做什麼,他也能飛黃騰達,不過這恰恰是於曉龍所不能接受的,他想憑借自己的能力建功立業,揚名立萬。
於是建康的人們經常看到一個青衣少年經常出沒於酒肆之中,每天都醉意闌珊,雖有美女佳釀相伴,看似好像歡樂自得,其實內心苦楚,雖內有錦繡乾坤,卻沒有有一展淩雲誌的機會,他想證明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卻不知道從何處入手,而他的父親之所以不給他機會,不是他的父親不希望他揚名立萬,而是他的父親常年在朝堂之上,深知這天子腳下,京畿之地是龍蛇混雜,到處是機關陷阱,人情世故,稍不留神就可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的罪惡之地,而他的兒子不過弱冠之年,涉世不深,無法與這靜寂湧動的暗流相抗衡,更何況於曉龍是他們於家唯一的骨血,自然是不會輕易讓他以身犯險的。
不過率性而為的於曉龍卻不知道老爹的心意,隻是一個勁的認為他的父親瞧不起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他老爹親生的,既然老爹不給他機會,他自己去找機會,一日他夜入老爹的書房,在老爹的書房的書案上放著一摞卷宗,身為掌管大周刑獄的高級官員,每天都會處理大量的案件,這書案上的就是一些等待處理的案件,於曉龍就是那麼隨意翻了一翻,忽然眼前一亮,說的是這京城建康中經常有達官貴人家裏被盜。
於曉龍看罷,心裏頓時疑竇叢生,想想這建康城在他的父親的治理之下,雖然不敢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是也是治安非常之好,卻沒想到現在竟然有盜賊出沒,這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在太歲爺上動土,再看失竊的名單既然有丞相府,侯府等,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這丞相府侯府雖然比不上皇宮內苑禁衛森嚴,但是也應該算是防守嚴密,可是卻依然被盜,而且還沒有發現盜賊的蹤跡,真可謂奇哉怪也,要麼是家賊,要麼就是一個高人,想到這裏,他就熱血沸騰起來此時他突然回想起來,前幾日曾在京城最有名的書場聽過一段書,聽說有一位俠盜,眾人皆叫他段公子,劫富濟貧,高來高去,神龍見首不見尾,沒人知道他的樣貌,性別,年齡,隻知道他做完案件喜歡題一首詩,難道最近的那個案子都是那個段公子所為,有機會一定要會一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