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個朋友,叫做武鬆,請問童兄可曾知曉他的下落?”韓伯龍最為關切的事是武鬆去哪兒了,所以迫切地問道。
“在金人鐵騎衝過來的時候,大家都四散而去。老欒與你的朋友都不知道去了哪裏,不過看著人群方向,當是到了大宋境內。”童青雲看來是頗為熟悉此間情形,說話之間,也並無什麼特殊的表情。看那神情,應是多見不怪了。
“哦?這些人是金人嗎?”韓伯龍對這群人的身份頗感意外,一直以為很可能是契丹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沒想到,居然是金人。
“當然是金人。契丹人一般不在附近活動,他們已經被咱們打怕了。”險道神隨保四接話道,見其神色忿然,眼中有怒火噴出,當是對契丹人相當有仇恨的樣子。
見韓伯龍詫異,童青雲解釋道:“韓兄不要見怪,我這位義兄的父母兄弟姐妹十多人,十年前都被契丹人打草穀了。我義兄因進山砍柴,躲過這一劫。”
原來,在遼國建國的初期,因為軍隊出征時經常會遇到糧草供應不足的情況,而遼軍的建製之中,又沒有專門的後勤保障部門,所以遼軍士兵們就想出了這麼一個法子。出征的軍隊們靠自己解決糧草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四處燒殺搶掠,自給自足。
韓伯龍記得書上是這樣描述的:“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穀騎四出抄掠以供之”。
其實,遼國打草穀這一習俗,一直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近年,由於統治者的關注,有所淡化,這種現象都沒有絕跡,總會有一少部分遼軍在作戰過程中,還是會使用打草穀的方法收集糧草以供補給。
“財富被這些畜生洗掠,村莊被他們燒毀,婦女們被他們蹂躪,男人們被他們抓去做苦力,還在攻城時逼迫他們爬城,讓這些無辜百姓做替死鬼。”鬱保四的心情激蕩,這幾句聲音低沉的控訴,那如同悶雷一般,蓄力等待爆發。
“所以這些年來,義兄與我,聚集一夥兄弟,伺機殺這些契丹畜生,為那麼死難的親人們報仇。”童青雲的臉色也開始凝重起來。
“那個高管家和欒廷玉他們那些人,都是你們的人嗎?”韓伯龍心中雖是不以為然,但是臉上卻談笑自若,隨口問道。
“算是吧。咱們幹這事的,隻能暗地裏進行。表麵上,咱們還有得些拿得出手的大家容易相信的身份才好,那些人嘛,除了欒廷玉之外,都是負責平時偽裝世家子弟的排場用的。偶爾欺負欺負人,打打架什麼的,也沒什麼大惡。”童青雲笑著解釋道。
“這麼說,童兄難道不是世家子弟?你這一身風範,可不是裝得出來的啊。”韓伯龍好奇地問道,這可出乎他的意料。
童青雲笑了笑:“我算不上世家子弟,我隻能算是朝中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