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前沿 第一戰(1 / 3)

黃河、長江、珠江和黑龍江——中國家裏臥著的四條龍,其實是中華五千年的曆史印跡,同樣,漢語八大方言也是中華文化迭次興衰更替的產物。

珠江口外右岸,一個狹窄的小島——澳門macao,則是最近五百年來東西方交往的活化石,1549年,葡萄牙人因倭寇猖獗,不得不由長江口外的寧波港撤退,又從珠江口外的一係列島嶼中逐次遴選出來——

為的是,方便馬六甲與日本之間的海上貿易。

起初,廣東省香山縣令不許他們登島,他們便借口貨物受潮需要晾曬,晾幹就走。

中國人都是通情達理的,不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既然如此,就晾吧!

可是,在島上曬太陽的幾天,葡萄牙人雇了一幫中國人幫卸貨,還請了匠人幫蓋房,待縣令發現時,讓他們立馬滾蛋,不準過夜。

他們,就指著住在一樓的一堆華工說:“是這裏的人要求我們過夜的!”

縣令一想,才幾天不見就買賣上門了!

“也好,你們一年給我繳八百兩紋銀就住吧!”

“八百兩:800÷360=2.222兩/天×16=35.555錢/天,我們還不知去哪裏弄呢?五百兩是絕對有你的!”

五百兩就是:500÷360=1.39兩/天×16=22.222錢/天。

要是在別處,葡萄牙人這樣七折八折就得卷鋪蓋走人,或者房倒屋塌,可是在香山在廣東竟然可行!

真的是,好運當頭,其實也他媽:山高皇帝遠,海闊皇帝更遠。

如此,葡萄牙人就賴下來了,慢慢的還把生意做去了廣州,後來幹脆把加工廠都放去了那裏,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廣州城南“十三行”雛形。

到1637大明崇禎十年,葡萄牙人已經定居澳門將近一個世紀,整整九代人的心血凝成了碩果:壟斷了整個亞洲沿海的貿易,並且與搶奪了formosa台灣島的歐洲新寵荷蘭為東印度群島業務處於戰爭狀態。

這一年的6月27日,大英帝國威忒爾船長capt. john weddell率四艘軍艦:蛟龍號、太陽號、凱瑟琳號、種植園主號,還有兩艘大舢板:安妮號、發現號到了繁榮的澳門。

為了不刺激領主,威忒爾船長命令艦隊:悄悄停靠旁邊的氹仔灣,不是澳門的島嶼,而是香山縣的另一小長島,算是大英艦隊第一次到了咱中國的海域。

日子正好是:丁醜歲潤五月初六,光憑這幹支就能斷代的,得服,這隻是說潤了月。

閏月年成,難免多事。

兩天後,6月29日,威忒爾船長前往澳門拜會葡萄牙總督:domingos da camara de noronha多明戈先生。

向他出示了大英國王查爾斯一世的授權書和葡屬西印度果阿總督的引薦信。

得到了:熱情的接待、準許停靠和自由參觀的承諾。

據威忒爾船長的航海日誌大師:peter mundy蒙皮特的記載——

澳門macao雖然仄小,卻已有金碧輝煌與富麗堂皇的天主之母聯合大教堂、學貫東西又嚴謹包容的聖保祿學院,大街上奔跑著日式人力車、上麵坐著葡萄牙人高貴的東方妻子,她們頭包圍巾、身裹圍裙,到了家裏才換成寬衣博帶又染色描金的和服、琳琅滿目。

還有,非洲黑奴卷毛操持家務,在天主、耶穌母子的感召下,大家都是和諧的一家人。

更使威忒爾船長、蒙皮特大師以及所有英國來賓心曠神怡的,是來自我大中華的物產豐富、珍稀美味、質優價廉:黃金、生絲、瓷器,糖粉、麝香、綠生薑,蜜餞、茶葉、金剛藤,至於嶺南佳果鮮紅荔枝、粵菜佳肴、點心茶飲更是讚美不已……

但是,當他們也要從事這些貿易的時候,明顯感到了葡人的怠慢和拖延,威忒爾船長準備自己去廣州拓展貿易,葡人們倒直言相告:一定要遵守如下貿易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