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塞羅,我非常讚同大家的看法,除了他的學問淵博以外,他的靈魂並不高尚。他是一個好公民,天性隨和,他是一個愛開玩笑的胖子。但是說實在的,他這個人過於貪圖享受,而且有野心、愛慕虛榮。他竟然敢把他的詩公之於眾,這是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原諒的,雖然詩寫得拙劣算不上是一個大的缺陷,但是他居然會如此缺乏判斷力,並且毫不覺察這些劣詩對他的英名會有多麼大的損害。
至於他的辯才,那簡直就是舉世無雙的,我相信今後也沒有什麼人可以與他相匹敵。小西塞羅隻有名字和父親相像,他在擔任亞細亞總司令的時候,有一天他看到他的屋子裏有好幾個陌生人,其中就有塞斯蒂厄斯,坐在下席。那時大戶人家設宴的時候,常會有人潛入坐上那個位子,小西塞羅就問他的仆人這個人是誰,仆人把名字告訴了他。但是小西塞羅像一個心不在焉的人,忘記了仆人回答他的話,後來又問了兩三次,那個仆人把同樣的話說了好幾遍都感到煩了,於是就特別提到一件事讓他好好記住那個人,他說:“他就是別人跟您說過的塞斯蒂厄斯,他認為令尊的辯才跟他相比算不了什麼。”小西塞羅聽了之後勃然大怒,下令把可憐的塞斯蒂厄斯逮住,並當眾痛打了一頓,真是一個不懂禮節的主人。即使那些認為他的辯才蓋世無雙的人,也有人還沒忘記指出他的演說辭中的錯誤。像他偉大的朋友布魯圖所說:他是一個“關節上有病的”辯才。跟他同一時代的演說家也指出,他常常會在每個段落的結尾使用長句子實在令人費解,他還不厭其煩地頻頻使用“好像是”這樣的詞。
我喜歡那種節拍稍快、長短交替、抑揚有致的句子。他偶爾也會把音節重新隨意組合,但並不是很多。
曆史學家的作品我讀起來會更加順心,他們的敘述生動有趣,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一般來說,我要了解的人物,在曆史書中比在其他的地方要表現得更加生動、更加完整,他們的性格思想是粗勒細勾,各具形狀的。在麵對威脅和意外的時候,內心活動是複雜多變的。研究事件的緣由多是側重於研究事件的發展,著意於內心多於著意外因的傳記曆史學家,是最符合我的興趣的,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普魯塔克從各方麵來說都是我心目中的曆史學家。
我很遺憾我們沒有十來個第歐根尼·拉爾修這樣的人物,或者是他這樣的人物並沒有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了解,因為我對這些人世賢哲的命運和生活非常感興趣,並不亞於對他們形形色色的學說和思想的興趣。
在研究這類曆史的時候,應該不加區別地翻閱各種作品,古代的、現代的、文字拙劣的、語言純正的都要讀,從中都可以獲得作者從各種角度看待的史實。但我覺得尤其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是愷撒,不但從曆史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從他這個人物來說,也是一個完美的典型。超過了其他的人物,還應該包括薩盧斯特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