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自然都是顧琉璃在與李老爺子的聊天過程中得知的,因顧琉璃對古玩這方麵感興趣,與李老爺子也時不時的能聊上兩句,一時間倒也相談甚歡。
而顧琉璃發現李老爺子對街道兩旁賣書畫的攤子比較感興趣,往往一蹲便是小半天,每樣都拿起來細細查看,隻是每一次都是搖頭失望而歸。
“李爺爺,為什麼不去店鋪裏麵去看看呢?那裏麵的不是比較真一些?”顧琉璃疑惑,因為李老爺子幾乎隻在街邊小攤徘徊,卻是一家店鋪都不進。
李老爺子雙手背在身後,一副高深莫測,頗為神秘的表情。
“琉璃丫頭,今天李爺爺就跟你說說,在這古玩收藏這個行當裏,成了規模的古玩市場裏的店鋪,他們架子上擺放的東西大多都是現代工藝品,至於字畫也多是大路貨,這些東西都是為收藏新手,或是那些遊客準備的。而一般他們從農村市場,土夫子,或者別的收藏者手中購買或征集到的藏品叫上貨,而每個店鋪也都有自己的鑒定師,這些上貨經過他們鑒定師的鑒定,便成了鋪子裏的壓堂貨,至於這些壓堂貨那都是為老客戶準備的,並且店老板都是準備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就像每半個月舉行的古玩交易大會,便是這些店家組織起來的。”
“那今天交易大會上的東西豈不是都是好東西?”照這麼說,這今天的古玩大會上可都是那些店鋪裏的壓堂貨,好東西啊。
李老爺子神秘的點點頭,笑嘻嘻的道:“好東西是有,隻不過……”
隨後李老爺子壓低了聲音:“這交流大會上除了店家還有其他的民間收藏家,所以東西上也就參差不齊,更何況現在的店家精的狠,他們入手中有些近代高仿的贗品,或者是他們也沒把握的物件,他們可舍不得隨意處置了,在收藏界,畢竟誰也不能說自己的眼光就一定萬無一失,便是那些所謂的專家學究,也大有打眼的時候呢。他們可不就是希望別人打眼麼?好狠狠的賺上一筆。所以說,這一行啊,其他的都是虛的,考究的不過是眼力,這一行,水深的很啊!”
聽完李老爺子的一席話,顧琉璃若有所思。
“所以啊,琉璃丫頭,這一行啊,萬不能操之過急。”
李老爺子欣喜有個對古玩行當感興趣的後輩,也願意提攜,雖然琉璃丫頭在交談中看起來沉靜穩重,但始終是年輕人,這古玩行當,有太多的人夢想一夜暴富,到最後卻是傾家蕩產,他是不讚成那樣的,這一行,最忌功利性,因此,李老爺子忍不住提醒,做人做事,腳踏實地最重要。
兩輩子活下來,顧琉璃自然能聽的懂李老爺子的言外之意,雖然不是十分的讚同,但也知道這老爺子是對自己好,雖然自己心中自有一番計劃,但是顧琉璃卻也並非操之過急之人,因此對李老爺子笑道:“謝謝李爺爺教導。”
別管心裏怎麼想,顧琉璃麵上卻是非常的誠摯的,讓李老爺子笑著連連點頭,孺子可教也!
接下來李老爺子又跟顧琉璃說了一番古玩方麵的知識,而顧琉璃也知道,李老爺子在字畫方麵自有一番心得,一邊說一邊走,便到了古玩交易大會的會所,會所在天心閣廣場的地下,從地上坐電梯,地底下自有一方空間,顧琉璃二人到時,會所內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一個個玻璃櫥窗擺在會所內,櫥窗內放著的是各種物件,有些人已經聚集在了一個攤子上,正準備交易。
交易大會秉承的是行業內的規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貨兩訖!”
當然,也有一些私人收藏家也跟主辦方要了一個玻璃櫃台,將自己收藏的物件擺在櫃台內,這些人卻不是為了求財,而是想以物換物,像李老爺子,今天便拿出了一個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鼎式爐,聽他說這個物件還是前兩個月在一個私人交流會上從一個小日本手中搶奪下來的,李老爺子本身是以收藏書畫陶瓷為主,隻是當時見這個琺琅鼻煙壺胎體細膩,掐絲規整,銅胎質地優良,約莫是個真品,若是別人,李老爺子自然不會去加價搶奪,畢竟這東西放在真正愛好者手中才算是有價值,可是競價的是個小日本,李老爺子自然是要較勁的,生在他們那個年代,受的苦難大多跟小日本有關,對那個民族本能的沒有好感,又豈能讓自家的東西流落到海外?所以花大價錢拍了下來,今天就想著將這物件擺出來,看有沒有運氣換一件自己心儀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