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社會像一個大舞台,人生就像一幕多姿多彩的戲劇,那麼,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參與排演。其中最為吸引人的,當然就是那些站在前台的演員,他們的一顰一笑都能牽動眾人的目光,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這個角色,認為這才是值得追求的。但是,卻很少有人會認真思考一下,站在前台,在很多情況下意味著什麼?

這個時代需要“淡定”。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心態,這樣,才會在生活中處之泰然,不會過於浮躁而迷失自我,過於興奮而忘乎所以,過於悲傷而痛不欲生。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爭,是寵辱不驚,是對簡單生活的一種追求。

淡定是一種示現於外的狀態,是一種一心不亂的心境,一個人看事比較淡,不慌不忙,這種人大都有定見,有主心骨。正是心的定,才有行的淡。因此要想淡定,要從定下心來開始修煉,正所謂“禪心已定粘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淡與定相表裏,定是因,淡是果。

大才子蘇東坡原來是一個翰林大學士,但因為政治原因,朋友都避而遠之。當他曆經人生萬般劫難後,終於領悟到生活的真正味覺是“淡”。他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所有的味道都品過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飯、一塊豆腐才是生命中最美的味道。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者,十之一二。昔日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回答說:“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如此的態度就是淡定。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常常被豐富而光彩的語彙弄昏了頭,以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死不認輸,這樣隻會輸掉你自己!因為一個人並不是所有的困難和挫折都可以逾越,所有的機遇與好運都可以把握。在明知無力回天、敗局已定時,就應該低頭認輸,及時調整人生航向,去爭取贏的機遇和時間,去發揮優勢和潛能,奪取成功。

有些欲望你可以控製,有些爭執你可以讓步,有些人你可以疏遠,有些東西你可以放棄,有些批評和表揚你可以不屑……不信你試試看,最終你並不會失去什麼。

幸福,有時就像手心裏的沙,握得越緊,失去得越快。幸福,有時就像彼岸的花朵,隱約可見,卻無法觸摸。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對與錯,更沒有太多的仇與恨,何不看淡這一切?或許付出真心的人不一定能換來真心,但是你無須後悔,能夠擁有一顆平靜的心,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或許明天還是未知,但這又何妨呢?相信明天不會是最壞的,相信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

冷眼看盡繁華,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消沉。在人生的道路上修煉淡定從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戲台上,舉重若輕,擊節而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一種灑脫嫻靜的心態來麵對喧囂的紅塵。落花無語,留香陣陣,以一種淡定從容的態度麵對人生,這種境界也許難以企及,但是我們應該走在追求這種境界的路上。

“手把青秧插稻田,抬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是為人的淡定;“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對世事的淡定;“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這是對生活的淡定。

一個人要掙脫紛雜喧囂、物欲橫流的社會,的確很難。但是,如果你要幸福,你的心靈就必須擁有一份淡定。唯有淡定,才能讓你的內心安靜下來,才能細細品味生活的千滋百味。

淡定的人是一幅古畫,一幅清新雋秀的山水田園畫。無論外界是風起雲湧還是世事變遷,淡定之人總是保持一份處事不驚而安詳寧靜的意境,因為他有一顆淡定的心。隻有內心淡定,才能真正體會淡的韻味,定的境界。因為淡定,在困頓的人生旅途上便能穩步前行。淡定,是人生的大智慧,擁有淡定便能於簡單中活出豐富,於蒼白處增添斑斕的色彩!

編著者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