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顧名思義,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就必須先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

有人說,人生有三苦:

一苦: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痛苦;

二苦:你付出了很大代價,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

三苦:你輕易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的生命中是那麼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人生,有舍就會有得。關鍵在於怎麼舍,舍的又是什麼,而你的得也會因此有所不同。

有的人,終生都在尋找所謂的別人認可的東西,卻永遠痛失了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庸俗的評論湮滅了自己的個性,世俗的指點會讓自己不知所措,為錢而錢會使自己六親不認,為權而權會使自己膽大妄為,為名而名會使自己巧取強奪,真實的自己在刻意的追逐之中,會變成一張張碎片隨風飄揚。這樣的人生,你到底得到了什麼?你是在為別人而活?還是在為自己而活?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隻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於別人的罪惡,而在於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裏,放棄我們的怨恨和歎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

每個人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總是羨慕別人有多麼優秀,而忽略自己的優點。一個人最好的飾品,就是他的自信。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光芒,是任何東西都遮蓋不了的。勇敢地丟掉你的自卑吧,隻有這樣你才能得到本應屬於你的機遇!永遠記得:生於世界上,存於宇宙間,你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同頂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輝,心智不缺,心力不乏,隻要你勇於展示自己的才華、個性及風采,那麼,你就沒必要去仰視別人,你就是一道風景!

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定得太高,自己就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會遠離痛苦;不時時苛求自己,自己就會活得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會輕輕鬆鬆。

不要計較別人曾經傷你有多重,那畢竟已經過去了。你介意、你悔恨、你抱怨、你仇恨,可是,如果你要去報仇那最終受到傷害的,不隻是你,還有別人,不是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嗎?這樣要惡性循環多久?有人說:“原諒是一種風格,寬容是一種風度,而寬恕則是一種風範,這是所有美德中最難為之的行為,但它可以讓人的靈魂得以重生,這就是寬容與饒恕。”舍得,不是舍與得之間的日常計較,而是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的情懷與智慧。

人生短短幾十載,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放棄失戀的痛苦,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爭吵,放棄虛榮,放棄對權力的欲望,放棄對名利的爭奪……該放棄的都勇敢而果斷地放棄吧!這種放棄不是不思進取,而是為了更好地向前進;也不是隨波逐流,而是一種尋求主動的人生態度。退一步,海闊天空。當你把那些應該放棄的都放棄時,你會發現一身輕鬆,那種因為放棄而感受到的快樂,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而你也會因為放棄而得到更多。

心底無私天地寬,淡泊名利,摒棄私心雜念,做到以整體利益為重,把好處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相互之間的矛盾就容易化解。爭名於朝,爭利於市,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對個人得失斤斤計較,是難以與他人和睦相處的。

生命,其實很短暫,隻有匆匆數十年;生命,其實很脆弱,很多人和事我們都無法把握。人生短暫,光陰似箭,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堅持上,累及一生,不如看淡一切,勇敢地舍去。正如陳旭所唱:“之所以活得灑脫,是因為懂得取舍;之所以淡漠,是把一切都看破。”

蓮因舍棄牡丹的雍容而聖潔,虹因舍棄磐石的永恒而炫彩,山因舍棄水的靈動而偉岸。人生,沒有什麼是非得不可的,也許,正是因為你的舍,才讓你有了意料之外的得。

舍得,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達至和諧,達至統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