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界,無邊廣闊,雲霧繚繞,似真似幻。地之界,幽深暗然,冷冽刺骨,可悲可歎。人之界,繁雜浮華,人性多變,亦苦亦樂。
父神上管天地,風雲雷電,下控地界,修羅餓鬼。獨世人品性多變,難以掌控,大傷心力。遂將人界管製交與刖耀,炙耀。
誕之三子,神力傲然,極具特異。沐君力排山河,揮手間天崩地裂,風雲變色,故輕視凡人,不屑之。刖,炙則掌管凡人情緒,雖為上神,卻多有同根之心。於是乎!三子在對待凡人態度上產生分歧。
神清心寡欲者,淡漠斐然。天界中多數神人都曾經為人,奈何如今變的冷漠,情談如雲,一吹便散。炙耀小孩心性,枯燥淡漠的天界已提不起興趣。姐姐刖耀似如普通神人,潛心修煉,吐納天地精華,神力也愈發精進了。
父神通天之眼,看破紅塵百態。三子源於同根,本該命命相惜,心意相同,事實卻迥然不同。三界中有此三子,是幸非幸,是福非福。一切命數,竟讓父神看之不透。順之則逆,叛之則順!?
該日。刖耀,炙耀探地獄修羅界,百鬼伏地迎之。陰冷森然之氣蘊繞周身,刖耀蹙眉瞥之,頓覺心中騰起一絲怪異。淡著麵容微顎首,率先踏進地宮。紅河岸,盛開著如血引魂花,味道時而濃烈時而清雅,刹是奪目,引人入甚。
地界乃凡人死後定此前世,斷其輪回的中轉站。萬鬼齊聚是什麼樣?炙耀心底有了數,人界那些神鬼傳說要麼將鬼怪形容成曠世情癡,要麼是顛覆人間,禍害人類的萬惡淫邪之妖物,其實就她看來,有些興奮,想仔細瞧瞧那一張張傳說中絕色或恐怖的鬼容。
刖耀行與眾地神隻前,信步走著,目不斜視,到不是高傲不屑,隻是保持上神應有的姿態罷了。清冷的麵孔,寡言少語,儀態端莊,神力傲然的她,確實讓他人產生極大的壓力。地界的統治者與各路菩薩皆有默契的尋著她的腳步,不慢不緊,跟在她身後三米處。
一路走來,粗略見識了地界的管製方式。總而言之,生前不犯事,老實渡生之人,死後也不大會受什麼苦,隻需漫長的等待,就可再世為人,其中一些善舉頗多,或品性純良之人會轉世為人界貴胄。而那些作奸犯科,屢教不改的,依所犯事的輕重,接受幾百年至永遠的行刑,下油鍋,割舌剜心,千刀萬剮,一遍遍重複……
而那些觸犯天條在三界引起混亂的神人,人,妖物,則受五雷轟頂,萬鬼嗜身之苦。但這不代表什麼,紜紜眾生,良莠不齊,品性也萬般變化。教條管製的不僅是犯錯之人,這些懲罰,天譴最重要的目的是警示眾生。
相對於炙耀的新奇,刖耀則將父神之心推測到了個大概。作為情緒隻神,特別是掌管人類淡漠情緒之神,她很明白自己欠缺太多,對人,事,物缺乏激情的自己,現階段確實比質耀領悟的多,看透的多。但是漫長的未來則可能因為生性淡漠麵臨無法繼續修煉領悟自然奧妙的困境。鬼者,乃人逝後所遺留的三魂,雖不及人擁有全麵的情緒,到也比自己強上許多。
食色性也,人之本性。欲望——貪,顛,財,色,樂。乃人性雙刃劍,可使人墮落,也可激勵自身奮發。神人雖淡漠,卻也多出執念,一無所求,無欲則鋼並不是修道之最佳法門。刖耀的淡漠,肅然冷冽雖比起炙耀的熱情純真與沐君的絕世傲然被眾多神人景慕,卻也很是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