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林煜現在已經不這麼認為了,帶著心中的豪情壯誌和財富藍圖,他開始從李氏家族的發展曆程中也能分析出來兩點自己所沒看到而且又缺少的東西。
一個是敏銳的眼光,擅長挖掘商機的眼光和見識,眾所周知李嘉城擅長實業經營,但是在其實業擴張的版圖中,撇開他如何艱辛創業不提,就其進入地產業來說,當時在六七十年代內地發出武力收複香港的傳言後,香港樓市應聲大跌,李嘉城則順勢大量收購被移民的香港人拋售的物業,但隨著內陸改革開放,香港也百業複興,樓市也開始一片火紅,而在八十年代香港麵臨回歸後的前途問題時,香港又出現大量的移民潮,而李嘉城又對地產物業再次出手,當然後來也再次大豐收。
二是運籌帷幄的手段,支撐著李嘉城實業擴張的就是他資本運作的手段,如果有人分析就知道,他的實業擴張走得都是收購兼並的道路,但是他在這條道路上彰顯著他兩個特點,一方麵能以小搏大,通過分析對方公司的經營情況和需求,每次都以少量資金將對方的公司收入囊中,然後通過蛇吞象的方式,一點點蠶食對方的股權,比如收購赫斯基,另一麵是在收購之後,他能保持自己集團整體財務穩健,並沒因為大肆收購而使他的財務報表難看,比如收購港燈,港燈幾乎控製著全香港的電力需求,因此回報穩定,每年都能為整體集團帶來現金流入,在其並入長江基建後能支撐其龐大投資。
當然,林煜也看到李嘉城在經營投資中的謹慎和耐心,謹慎的是他的投資策略,多元化和長線發展,耐心是他的經營之道,和其對於機遇的等待。
不過林煜目前考慮這麼多也沒用,“一切就看明後天的五月六號了!”
關了電視,牆上的石英鍾已經顯示九點,林煜這才感到肚餓,匆匆洗漱一下出門,從服務口中問到自助餐廳的位置就跑過去。
自助餐廳的食物很豐富,除了必備的水果沙拉外,有中餐也有西餐,林煜選了一些港式中餐的粉腸蝦餃,和一些海鮮,再配了份沙拉,坐在靠海的窗邊狼吞虎咽。
吃完之後看夜色還早,想出去逛逛權當飯後消化,順便親身感受下香港夜景,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去香港最大的公園,維多利亞公園。
當然林煜隻聽過,沒去過,不過這裏交通設施倒挺方便,走到一處地鐵站,就找到了位置,公園在銅鑼灣高士威道上,也就兩三站的路,林煜坐上車,隨著夜遊的人潮才來到公園處。
這時候來港旅遊的內陸遊客已經漸漸多了起來,走在人群中聽著天南地北的口音,感覺格外親切,不過人一多,雖然熱鬧,但也無法讓人安靜地散散步。
公園內綠化設施很到位,到處綠草茵茵,入口處安放在草坪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像在鐳射燈下閃閃發光,林煜駐足看了看,也聽到周圍有人在講述關於這段銅像的坎坷曆史。
該像英占時期建立,在抗日時期還被小日本當戰利品劫掠過,後來拿回來已經殘破不堪,原基座也被毀壞最後隻能修複後安放在這處,因此公園也被叫做了維多利亞公園。
林煜聽完心裏禁不住搖頭,當初這座女王像是為了慶祝英女王登基六十年而建立的,現在港島已經回歸,如此鄭重其事的將塑像放在市中心的公園內讓人觀瞻,是港人為了緬懷以往英占時期的榮光?還就是借以見證曆史?林煜有點不明白這座塑像的意義,或者單純隻是被當做一道景觀吧。
停留了會兒,繼續隨著人潮走到一個鋪滿鵝卵石的足底按摩園前,看著遊客們紛紛在上麵踩著,聽說能刺激足底穴道,促進健康,但是林煜一看那麼多人連襪子都沒穿就上去,他就退卻了,也不知道上麵沾了多少人的腳汗。
林煜剛想轉身離去,這時陡然有人從按摩院疾跑出來,好像崴了一腳,撲倒在他身上,同時“啊”的驚呼一聲響起。
林煜隨即舉手抱住,看清來人,不禁大呼一聲,“好巧!是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