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君子不懼(1 / 2)

天豐年號,初春,在武當。

一座小山上,一道士滿臉胡茬正值中年,一道士發鬢斑白仙風道骨。

兩人圍著石桌而坐,石桌上布著陰陽棋子,黑方勢如天龍。

滿臉胡茬的中年道士持的是白子,看著棋勢沉思不語,兩道眉毛如劍般挑起。

初春風大,所以兩個正在博弈棋藝的道士,能時不時聽到風切長空的呼嘯聲。

忽然,中年道士嘿嘿一笑,扶了扶頭上被風吹歪了的道冠,落下一子。

“飛龍之勢又怎樣?三界蒼生,浮屠注定,輸贏一說,早不得。”

老道士看著中年道士落下的白子,愕然,蹙眉沉思。

中年道士笑眯眯的看著老者,嘚瑟言道:“趙老頭,你輸了。”

老道士細細看了看棋勢,輸贏已成定局,輕笑著放下手中白子,不再掙紮。

棋局結束,兩人皆是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小山頭的懸崖處,懸崖前,一把鐵劍鏽跡斑斑,半截入土。

像兩人的舊友。

“這把劍,等了很久了啊。”中年道士喃喃道,不等老道士開口,他又繼續道:“這一年是輪回之年,也不知道,取得走這把劍的那個人,出現沒有。”

老道士聞言輕笑不語。

……

這一年,盛朝大周,皇子出世,初春二月底。

那一日晴空萬裏,百劍嘶鳴,白鶴振翅乘雲而過,舉國大慶。

這一月,旱了三年的某國南域,農家一婦女懷胎十月,男嬰落地,大雨傾盆而落。

這一春,某國廟堂,小和尚聽花白胡須的老主持講解佛理,昏昏欲睡,老和尚一個木魚敲在腦瓜,小和尚驚起,驀然望向佛像,半晌後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

萬裏無雲,佛光普照。

這一年,藍雲之下,人世間各個角落,皆有異像。

也在這一年,人世間最大的王朝——大周,覆國。

整個周姓皇氏被斬殺殆盡,

唯有三人逃離,出生之時天生異像的大周皇子,和他的書童,和護他周全的一名宦官。

在大周過後,西夏成了第一王朝,西夏第一將軍——荊屠,因屠周有功,被賜名夏屠,冊封為西夏有史以來第一位夏姓王侯,權勢僅在一人之下。

當最大的大周覆滅的那一日,武當山的那座小山上,小山的那個懸崖邊上,入土半截的舊劍突然瘋狂的嘶鳴起來,刹那間,整個武當被劍意籠罩,足足一月。

次月,劍意散去,某日兩個性子迥然不同的道士突然憑空出現在了小山上,兩人負手而立並排而站,袖口飄蕩,目光所及,還是那把懸崖邊的舊劍。

沉寂少許,發染星霜的老道士率先開口:“九百年一大輪回,六十年一甲子,是為小輪回,距那場上仙之戰已過去九百六十年,這一年,是大輪回之年。”

中年道士微微突出一口氣,感歎言道:“蒼雲下,這一年,可出了不少仙佛轉世的小家夥。”

不等老道士說話,中年道士又突然問道:“依你的性子,怕是算出些什麼了?”

老道士緩緩道,轉頭看著中年道士反問:“都是些老祖宗轉世,我能算出什麼?”

“不過摸了個大概,七上仙,七神妖,三金佛。”

中年道士微訝,蹙眉沉思片刻像是想到什麼,微感訝異:“趙老頭,那大周皇子,是上仙轉世還是神妖轉世?”

老道士聞言便是眉頭微

蹙,額頭上如樹皮般的皺紋變得更深,搖頭道:“我試著去算過,不過毫無頭緒。”

中年道士愕然,“那大周皇子,莫不是三大上仙的輪回轉世?”

老道士搖搖頭,“不知道,但那大周皇子出生之時,引三種異像,又遭滅族一遭,如此大起大落豈能是普通上仙!”

中年道士點頭,“那大周滅國之日,這舊劍嘶鳴,武當劍意一月不退,那大周皇子輪回莫非是這劍的……”

老道士搖頭,“不知道,即便不是,那皇子也必然不會是一般上仙的轉世輪回,出生時百劍嘶鳴,極有可能是蜀山的劍仙轉世。”

中年道士點頭讚同,“若果真如此,倒也能說得通在那皇子出生之日,蜀山的劍仙之首張凡之,為何會親自前往皇宮收他為徒了。”

老道士緩緩一笑,看著舊劍,“那蜀山劍仙的用意你我不用多說,但不管那大周皇子是九百年前蜀山的哪位禦劍上仙,都取不走這把殘劍。”

老道士又補充道:“這把劍,從來都是我們武當山——道家的!”

“你放心,至少現在,沒人能取走這把劍,你不能,我不能,蜀山的三大劍仙不能,當今天下,還有誰能?那個人不出現,沒有誰能。”

“帝王將相,更朝換代,這句話放在修行界是一樣的道理,你也不要把話說得太滿。”老道士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