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情緒可以表現為神情愉快、坦然從容、滿足,也可由憐憫、同情、博愛引起。
對於嬉戲、高興、玩耍、遊戲、消遣沒有充分的理解。
狂喜、鼓舞、熱情、振奮、快樂、異常歡欣、幸福、神秘體驗、政治和宗教上的皈依體驗,情欲高潮所產生的情緒。
心理病態者與心理健康者之間的區別在鬥爭、衝突、焦慮、內疚、挫折中得到充足的體現。在開朗者身上,這些情緒才能夠是好的影響。
對於情緒的組織性的和其他好的、適意的作用的研究比對其瓦解性作用的研究少。在什麼情況下,情緒與知覺、學習、思想等的功效的增加有關係?
認識的情緒方麵,比如,頓悟使人情緒激昂,了解使人沉著,對於惡劣行為的深刻理解產生接受和寬恕。
愛情和友誼的感情方麵,它們帶來的滿足和快樂。
健康者的認知、意動以及情感之間是相互配合的,絕不是對抗性或相互排斥的,對此我們必須找出原因,找出基本的機製排列。比如,健康人的下丘腦和大腦之間的聯係與眾不同嗎?我們必須了解,如:意動和情感的動員怎樣幫助認識,認識與意動的合作支持怎樣影響情感,等等。應該把心理生活的這三方麵放在它們的相互聯係中來研究,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它們。
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心理學家把吃、喝、抽煙等感官滿足放在了重要位置,而把鑒賞力放在次要位置上。
建設尤賽琴的背後是什麼衝動?什麼是希望?人們為什麼編造、設計、創造關於天堂、健康生活和更好的社會的想象?
景仰意味著什麼?敬畏和驚異又各代表了什麼?
如何使對靈感的研究更進一步,又怎樣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為著更好的目標奮鬥?等等。
為什麼歡樂比痛苦消逝得更快?如何使歡樂、滿足、幸福感常新?我們能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不會對它們熟視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