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初次交談有分寸,一見如故(1 / 3)

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曆來被視為人生一大快事,也是成功交際的理想境界。無論是誰,如果初次與陌生人交談,就能令對方產生一見如故的感覺,那麼,這個人就會朋友遍天下。這其中,除了與人打交道的勇氣和願望之外,最關鍵的就是盛須掌握好說話的技,了與分寸。

初次見麵,塑造第一印象很關鍵

人與人相見,投緣者往往"一見如故"。為什麼會一見如故呢?這就是第一印象造成的神奇效果。因此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開啟友誼之門的鑰匙。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阿希曾以大學生為對象作過一個實驗。他讓兩組大學生評定對一個人的總印象。對第一組大學生,他告訴說這個人的特點是"聰慧、勤奮、衝動、愛批評入、固執、妒忌"。很顯然,這六個特征的排列順序是從肯定到否定。對第二組大學生,阿希所說的仍是這六個特征,但排列順序正好相反,是從否定到肯定。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對被評價者所形成的印象,嚴重受到了特征排列順序的影響。先接受了肯定信息的大學生,對被評價者的印象遠遠優於先接受否定信息的第二組大學生。這就說明最初印象有著高度的穩定性,後續的信息很難使其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良好的第一像是打開交往大門的一把無形的鑰匙,可以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交往中,怎樣才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注意儀表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公眾場合人總是趨近衣著整潔、儀表大方的人,或衣著略優於自己的人。這種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到,沒有入願意同一個不修邊幅、肮髒邋遢的人在一起。

人的衣著服飾同一個人的地位、身份和修養連在一起。為獲得良好的第一印象,穿著上一定要注意身份和場合。一個電影明星打扮得妖豔一點,人們會覺得比較正常,但一個中小學教師塗脂抹粉、穿著妖豔就會被認為不合身份了。因此,我們平時要注意穿著得體、整潔,盡力為自己給人的第一印象加分。

(2)注意臉部表情與眼神

在我們身邊,與人交談麵帶笑容、聽人說話時表現出專注神情的人一般都是人際關係很好的人。表情不僅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和修養,還可以彌補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也可以掩蓋自己的一些缺點。真誠的微笑會使一些人成為交往中的常勝將軍。著名成功學家戴·卡內基說過,"做人要學會微笑"。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在交往中,眼睛被對方注視得最多。兩個人見麵時即使沒有開口說話,從目光上就可以判斷出心理優勢的一方。所以在第一次與人見麵時要善於有效地運用自己的視線,也要學會了解對方視線的含義並隨時調整自己的視線。眼睛可以直視對方,但不要引起對方的不愉快,在異生交往中尤其要注意。

(3)注意談吐

想要通過談吐來建立良好的第象,首先要分析自己的聲音,研究一下自己的聲音效果,因為說話的速度、聲音大小、音質和口齒清晰度等特點,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和說話方式、說話內容同等重要。

我們要使別人對自己的聲音有好的感覺,應當注意四個方麵。一是會根據房間大小、聽眾人數、噪聲量、說話內容以及本人的情緒來決定自己的說話速度,同時要學會停頓。二是要能控製聲音的大小,保證自己的音量既能強調重點,又能讓對方了解談話的內容,因此,高亢和低沉各具魅力,關鍵在於要適合當時的環境。三是要消除破壞音質的因素,讓自己的音質成為對方注意的因素。四是要咬字吐句清晰,首先讓對方容易聽懂。在談話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準確而又得體的稱呼,而且對方也很願意接受這種稱呼。在表述上,委婉是一種很恰當的方式,含蓄也是有修養的表現,這些都能給對方一種受尊重的感覺。此外,說話幽默風趣也非常重要。

(4)注意傾聽

"說"是一門藝術,"聽"也是一門藝術。聽人講話要像自己講話一樣,保持飽滿的情緒,用心地理解對方講話的內容,即使你已經聽懂了對方的意思,也應出於禮貌耐心地聽下去,要善於做一個謙虛的聽眾。同時,不要邊聽人家講話,邊做與談話無關的事,這是對他人的不友好表現。

(5)注意行為舉止

行為舉止是一個人內在氣質、修養的表現。男子的舉止講究瀟灑、剛強,女子的舉止要注意優美、含蓄。要講究自己的站立和坐的姿勢、走路方式以及一些習慣性動作。身體接觸也是溝通的重要手段,見麵時有分寸地握手,既得體,又表現了熱情、開朗的性格,對於建立第一印象是非常有利的。初次相識,斜坐在椅子上顯得缺乏修養,行為隨便;遠離他人講話表示與人有心理距離,不接納他人;目光遊離則表明不把他人放在心上。所以,在交往中,一個善於修飾自己言談舉止的人,會十分注意上述幾個方麵,從而贏得很多人的好感。

(6)從幫助他人開始

在心理學中,幫助是廣義的,既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對於痛苦的分擔,觀點的讚同,建設性的建議,也包括困難解決上的協助和物質的支持。人際關係中存在功利原則,即任何一個人,隻有當一種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是值得的,他才願意並試圖去建立和維持。因此,以幫助他人開端的人際關係,不僅良好的第一印象確立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心理距離可以迅速縮短,使親密的關係很快建立起來。如當他人有難之時,我們能及時給以幫助,使其遠離危難,對方一定會對我們有很高的接納性,從而在短時間內建立起比較親密的關係。幫助他人不一定非要對方遇到重大困難時,它可以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上,如熱情地給陌生人指路,在公共汽車一卜給人讓座,他人拎不動東兩你過去出個手。慢慢地,通過幫助他人,你可以獲得許多朋友和快樂。

(7)接納他人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人,你也就不可能接納任何人。雖然交友要有選擇,但在沒有了解對方之前,不要首先就全部否定,這會使你失去很多真正的朋友∥實際上,根據人際交往的交互原則,你不信任別人,別人也就不會信任你;相反,你以坦誠友好的方式待人,對方也往往會以同樣的方式待你。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的壞人是極少極少的,我們要善於調動他人個性上的優點。初次交談,讓人一見如故的細節設計善於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掌握"一見如故"的訣竅,不僅是一種境界,而且對工作、生活大有裨益。那麼,"一見如故"有什麼秘訣呢?其實,秘訣就是一些簡單的細節設計。

如何與素昧平生的人打交道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人手:

(1)說好開場白

初次見麵的開場白,是留給對方的第一印象。說好說壞,關係重大。說開場白的原則是:親熱、貼心、消除陌生感。常見的有三種方法:

①攀認式:赤壁之戰中,魯肅見諸葛亮的第一句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魯肅的同事摯友。短短的一句話就定下了魯肅跟諸葛亮之間的交情。其實,任何兩個人,隻要彼此留意,就不難發現雙方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親"、"友"關係。

②敬慕式:對初次見麵者表示敬重、仰慕,這是熱情有禮的表現。用這種方式必須注意掌握分寸,恰到好處,不能亂吹捧,不要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一類的過頭話。表示敬慕的內容應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③問候式:"您好"是向對方問候致意的常用語,如能因對象、時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問候語,效果則更好。對德高望重的長者,宜說"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對年齡跟自己相仿者,稱"老張,你好",顯得親切;對方是醫生、教師,說"李醫生,您好"、"王老師,您好",有尊重意味。節日期間,說"節日好"、"新年好",給人以祝賀節日之感;早晨說"您早"、"早上好"則比"您好"更得體。

(2)找出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說好開場白,僅僅是良好的開始。要談得有味,談得投機,談得融洽,雙方必須確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有人認為,素昧平生,初次見麵,何來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其實不然。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國土,隻要善於尋找,何愁沒有共同語言?一位小學教師和一名泥瓦匠,兩者似乎沒有投機之處。但是,如果這個泥瓦匠是一位小學生的家長,那麼,兩者可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見,交流看法;如果這個小學教師正要蓋房或修房,那麼,兩者可就如何購買建築材料、選擇修造方案溝通信息、切磋探討。隻要雙方留意、試探,就不難發現彼此有對某一問題的相同觀點、某一方麵共同的興趣愛好、某一類大家關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識者麵前感到拘謹難堪,就因為沒有發掘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3)注意掌握對方的心理

要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留下的深刻印象,還必須通過察言觀色,了解對方近期內最關心的問題,掌握其心理。例如,知道對方的女子今年高考落榜,因而舉家不歡,你就應勸慰、開導對方,說說"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的道理,舉些自學成才的實例。如果對方子女決定明年再考,而你又有自學、高考的經驗,則可現身說法,談談高考複習需注意的地方,還可表示能提供一些較有價值的參考書。在這種場合,切忌大談榜上有名的光榮。即使你的子女已考入名牌大學,也不宜宣揚。

(4)告別語的設計

有了良好的開場,也要有良好的收場。"再會"之類的告別語千篇一律,太俗太空,要努力設計能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別語。如"祝您成功,恭候佳音!"良好的祝願會使對方受到鼓舞;"今天有幸結識您,願從此常來常往!"熱情洋溢的語言會使對方受到感染。

以上4條秘訣看似簡單,但要做好,還得遵循:情要熱,語要妙的原則。情熱,就是有滿腔熱情,直率真誠,不虛假,不做作,不吹牛,不炫耀自己;語妙,就是措詞得當,出言有禮,吐語生輝,忌喋喋不休地講對方不感興趣的話。情熱而語妙,縱使萍水相逢,也會一見如故。

3.幽默讓你和他人零距離接觸

幽默是一種溫和含蓄而又機智對待生活的態度,它是"天真"與"理性"的,巧妙結合。當你身陷困境時,它又能輕鬆幫你化解困境。

百貨公司大拍賣,購貨的人又推又擠,每個人的脾氣都猶如槍彈上膛,一觸即發。有一位女士憤憤地對結賬小姐說:"幸好我沒打算在你們這兒找'禮貌',在這兒根本找不到。"結賬小姐沉默了一會兒,說:"你可不可以讓我看看你的樣品?''那位女士愣了片刻,笑了。

作家歐希金也曾以幽默擺脫了一次困境。他在他的佚人》一書中,寫到了美容產品大王盧賓絲坦女士。後來在一次他自己舉行的家宴中,一位客人不斷地批評他,說他不應該寫這種女人。因為她的祖先燒死了聖女貞德。其他客人都覺得很窘,幾度想改變話題,但都沒有成功。談話越來越令人受不了,最後歐希金自己說:"好吧,那件事總得有個人來做,現在你差不多也要把我燒死啦。"這句略含幽默的話語馬上使他從窘境中脫身出來,隨後他又加上一句妙語:"作家都是他的人物的奴隸,真是罪該萬死!"

幽默還能使自己與他人零接觸。幽默能創造一種愉快而和諧的氣氛,笑聲不僅使肌肉放鬆,也使心理壓力消失。逐漸,不少親切交談的陌生人便一見如故,互相融洽地交流思想感情了。

有的名人為了縮短與大眾的心理距離,往往以幽默的談吐來降低自己的精神優勢,讓聽眾放鬆,造成活躍的氣氛。1956年,當時的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來到清華大學與學生們見麵,蘇加諾開始對同學們說:"我請諸位笑一笑,因為我們麵臨著一個光輝的未來。"青年們輕鬆地笑了起來,氣氛變得十分和諧。

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幽默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幽默必須真實而自然

我們經常看到和聽到一些政治家們的幽默言行。他們大多把幽默的力量運用得十分自如,真實而自然。沒有聳人聽聞,也不嘩眾取寵,更不是做戲。這是因為,他們都知道太精於說妙語和笑話,對個人的形象並無幫助。

但是有的政治家就不那麼高明了,他們搖頭擺尾、手勢又多又複雜。有的人智力平平,卻非要附庸風雅,企圖以成串的笑料和廉價的笑來博得聽眾的歡心。他們硬要把自己塞進別人的肚子裏,不顧別人是不是有這個胃口。

結果也許是真的引起了"笑"果,但很可能是笑他形象的滑稽和為人的淺薄。

芝加哥有個人,他一心想得到某俱樂部主席的位置。他在一次對俱樂部成員的演說中,表現過了頭,在不到兩小時的演說過程中,他至少說了50則笑話,並配以豐富的表麵和確實引人發笑的手勢,聽眾們被逗得哈哈大笑。末了,在他講完最後一則笑話時,有人大叫"再來一個!"

這位老兄也真的再來了一個,再次把入逗得瘋狂大笑。但是他沒有當上俱樂部主席,他的票數是候選人中的倒數第二。

當他悶悶不樂地走出俱樂部時,他問那位喊"再來一個"的聽眾:"你說我比他們差嗎?"

"不,一點也不差,"那人說,"你比他們有趣多了,你可以去當喜劇演員。"

(2)敢於自嘲的人才有權利開別人的玩笑

海利·福斯第說:"笑的金科玉律是,不論你想笑別人怎樣,先笑你自己。"

笑自己的觀念、遭遇、缺點乃至失誤。有時候還耍笑笑自己的狼狽處境。每一個邁進政界的人得有隨時挨人"打"的心理準備,如果缺乏笑自己的反饋功能,那麼他最好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去。

有人對一位公司董事長頗反感,他在一次公司職員聚會上,突然問董事長:"先生,你剛才那麼得意,是不是因為自己是公司董事長?"

這位董事長立刻回答說:"是的,我得意是因為我當了董事長。這樣我就可以實現從前的夢想,親一親董事長夫人的芳容。"董事長敏捷地接過對方取笑自己的話語,讓它對準自己,於是他獲得了一片笑聲。連那位發難的人也忍不住笑了。

許多著名人物,特別是演員,都以取笑自己來達到雙方完滿的溝通。他(用一般人認為並不好看的外貌特征來開自己個玩笑。如瑪莎蕃伊的"大嘴巴"。還有一位發胖的女演員,拿自己的體態開玩笑說:"我不敢穿上白色泳衣去海邊遊泳。我一去,飛過上空的美國空軍一定會大為緊張,以為他們發現了新島嶼。"人們沒有理由不喜歡這樣的人。如果今後他們拿我們開玩笑時,我們隻能同他們一起哈哈大笑,而沒有半點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