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思路改變心態,心態駕馭人生(1 / 3)

如果說習慣是阻斷心靈放逐的樊籬,那思路無疑就是柳暗花明中的又一村,延伸心靈直到自己想要去的遠方。我們不願意深陷習慣和意識的沼澤,荒廢美麗的青春和寶貴的時間,我們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精彩絢爛,我們需要改變想法來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走與眾不同的路,欣賞不同的美麗。

思路的完美詮釋

思路是人們處於挫折、逆境、低潮狀態時,通過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形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徑或者說是對待事物的一種模式。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麵臨各種各樣、許許多多的問題,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形成一種有效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也是提升個人價值的有效途徑。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罪犯因為同樣的罪名而被關進了同一個監獄。其中一個人性格開朗,感覺在這裏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鍛煉。於是,他在監獄中積極地表現,努力配合監獄管理人員的工作。這樣他好像又看到了希望,刑期也因為他積極的表現而不斷縮短。相反,另一個人整天鬱鬱寡歡,愁眉苦臉,感覺自己像是進了地獄,一輩子都毀了,沒有前途了。所以,他對於監獄人員的勸說和鼓勵一點也聽不進去,也不配合工作,最後連監獄管理員也不願意答理他,他的情緒越來越差。

兩個人同時望向鐵窗,一個人看到鐵窗外的燦爛星空,遵循著監獄中朋友的教誨和告誡,並且憧憬著即將回歸自由的美好未來;另一個人卻看到鐵窗上的泥土、監獄裏狹小的空間以及自己渺茫的前途。

最後的結果是:看到燦爛星空者終因表現積極、態度良好而被提前釋放;看到泥土者則因為思路被高牆阻斷,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由於心理壓力過大而得了抑鬱症,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正是因為考慮問題的兩種不同思路,才導致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曾經生活在同樣環境裏的人,有的陷入苦惱、憂鬱和抱怨中不能自拔,而有的人卻慢慢過上了幸福、快樂、富有的生活。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人的境遇本來沒有多大區別,隻是因為思路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才有了天壤之別的結果。

那些始終用正確的思路去支配和控製人生的人最終會走向成功,而那些總是用死板和滯後的思路去理解和對待問題的人必定會走向失敗。綜觀世間一切成功之士,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在外在的行為上和內在的觀念裏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思維模式。

任何成功最初都起源於一個思路,任何失敗最初也是由於一個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行動,可怕的落後其實就是我們觀念的落後。

生活中沒有好思路就難以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工作中沒有好思路就會效率低下。在逆境中,有好思路就有好出路;在順境中,有好思路才有更大的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說,思路能影響命運、決定成敗。一件事做得成功與否,與做事的思路關係很大。因為思路正確了,就代表方向正確,方向走對了,再加上方法正確,離成功就越來越近。即使目前仍然陷在困境中,也終有走出泥淖的那一天。

所以,一個人要想成為生活的強者,直麵人生旅程中的諸多挑戰,就必須要跟隨時代的節奏去行動,學會摒棄陳舊的思想,運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行動,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化危機為轉機,唯有用正確的思路引導自己,才能從困境與挫折中解脫出來,為自己的前途贏得發展良機,從而達到完善自我的目的,為自己爭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為自己而美麗

古人雲:“女為悅己者容。”顧名思義,即女人為了喜歡自己的人而梳妝打扮。時代的進步又為美麗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不僅要為悅己者美麗,還要為自己美麗,隨時隨地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幹淨清爽的容顏給人帶來的不僅是外表上的煥然一新,更是自信、陽光的一種內心感受。重視自己的形象不僅是讓自己快樂自信的源泉,而且是重視自己、尊重別人的表現。

反之,如果你自己先放棄了重視自己的權利,那麼又憑什麼來要求別人重視你、欣賞你呢?

如果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我們不難發現,處於30~40歲階段的女人,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抱怨:

“我天天帶孩子,洗衣做飯。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就變成‘女高音’,沒辦法克製自己,而且是日複一日……”

“我比原來胖了20斤。誰不想有空去美容院、健身房?可是回家就進廚房做飯,還有一堆家務活,哪裏有時間化妝、打扮?”

“穿那些漂亮衣服幹活不方便,老得小心著別弄髒,不如穿得隨便一些,出門也懶得換了,麻煩!”

“把心思都花在丈夫孩子身上,沒有精力再修飾自己了。可是現在他連看都不願多看我一眼,心裏真委屈!”

……

說這些話的女人不一定不漂亮,她們雖然還風韻猶存,但臉上都寫著無奈。究竟是什麼讓她們這樣抱怨,甚至讓人乏味?原因很簡單:她們已經不重視自己,甚至成了別人的奴隸,所以周圍的人也就不重視她們了。

美國的聯合航空公司,無論國際航線國內航線,機上服務人員都好像年紀很大,脖子上、眼角邊、胳膊上都有皺紋。在中國,這樣年紀的人,多半早已退出一線,有的甚至退休在家,當上了奶奶,穿上肥肥的褲子,告別化妝品,不再在意自己的形象了。可這些“空嫂”,甚至是“空奶奶”們,卻依然因為整潔的衣著、淡淡的妝,讓她們看上去依然充滿自信和美麗。

她們重視自己,所以社會也不會遺棄她們;她們尊重自己的外貌,所以別人會對她們投來讚許的目光。

以上兩類人因為自己的心態和做法不一樣而導致了別人對她們態度的截然不同。如果你也開始忽視自己了,不妨做些改變——讓自己美麗起來!

小李就是這樣一個改變了自己心態的女人。有一段時間,整天繁忙的工作以及繁重的家務讓她感到自己對生活已經麻木了。機械地上班,習慣性地應酬,職業般的微笑,平靜的生活沒有半點激情,一周五天的工作日幾乎是一套衣服,兩三年了總是一個發型,工作也是平淡沒有起色。

突然有一天,小李換了一種新潮的發型,一套時尚而幹淨的職業裝,整體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當她走進辦公室的時候,所有同事都驚訝於她的變化。一天下來,整個辦公室的氣氛比往常多了一點不一樣的氣息,每個人在注意自己電腦屏幕的同時也不忘多看小李幾眼。

小李感覺到了同事羨慕和詫異的眼光,一下子感覺到自己的魅力,對工作也有了自信。拖了好幾個月沒有簽下來的合同,由於小李自信倍增,提問題時也理直氣壯,堅定的語氣讓對方感到不容置疑,不得不反思自己這邊的問題所在,合同終於順利地簽了下來。

自信通過容貌、服裝、微笑展現得淋漓盡致,說話的語氣更是給成功增添了催化劑。由此可見良好的外在形象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的影響。

然而,我們所謂的美,並不是另類的打扮,合適是最重要的。美要得體,美要合時宜,美要適合自己,美要保持生活的熱情。同樣,對美要有清醒的認識。在做家務時,寬鬆、隨意的衣服最合適;上班時,整齊合身的服裝更得體;而在談判桌上,幹淨整潔的職業裝則比休閑裝更能顯示成功者的幹練與自信……不同的場合裝束是不同的,不同的環境也需要以不同的麵貌示人,同時,無論什麼場合,用什麼樣的麵貌出現在大家麵前,自信都是最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

有人說,一個人要有動人的魅力,必須有很好的“自我意象”。所謂“自我意象”,就是自己在自己心中是個什麼樣子,它代表著你對自己的評價,體現了一個人自尊的程度,自尊程度高,潛力就發揮得充分。

所以,不管到什麼時候,請一定記住: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為自己而美麗的人永遠都會被別人重視。

做自己的伯樂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天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是被人肯定和欣賞——人性裏最深的需求就是被欣賞的渴望。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被人欣賞是令人快樂和得意的事情。任何一個人都渴望被欣賞。如果是學生,能夠被老師欣賞,會自覺去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被上司欣賞,就會對工作充滿激情;如果是英姿勃發的俊男或者是情竇初開的少女,被自己心儀的人欣賞,那就是人生的最大快事了,這個時候,你會感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

被人欣賞,就好比千裏馬遇到了伯樂,毫無疑問是人生的幸運。優點成為你人生的主流,你時刻都會感覺到自己是多麼的出類拔萃,不僅自己的優點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優秀的潛質也會被慢慢調動起來,被逐步挖掘出來;同時這種光芒還能將你的很多弱點掩蓋起來,甚至使其慢慢消失。正所謂“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並不是每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人都有機會被欣賞的,這要看你能不能得到機緣的垂青。

佛說:求人不如求己。這讓我們想到“欣賞”一詞的另一層含義:自我欣賞。相對於被別人欣賞,自我欣賞更是自己神聖的權利。任何一個人都有優秀的一麵,別人發現不了你,你可以自己發現,別人不欣賞你,你完全可以自己欣賞自己。有心理學家指出,最簡單的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就是學會自我欣賞,適當地自我鼓勵,從點點滴滴的自我完善中獲得快樂。也可以說,欣賞自己能令你越來越自信,同時自我欣賞也能讓你變得越來越優秀。

或許你從來沒有過這種想法,甚至你從來沒有發現自己身上有什麼閃光點,那麼你不妨想想成功學家卡耐基說過的一段耐人尋味的話:“發現你自己,你就是你。記住,地球上沒有和你一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你隻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隻能以自己的方式繪畫。你是你的經驗、你的環境、你的遺傳所造就的你。不論好壞,你隻能耕耘自己的小園地;不論好壞,你隻能在自己生命的樂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

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獨特的“我”,雖然有許多不足,但也會有很多優點。一個人隻有充分地自我接納,懂得欣賞自己,才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覺,才能自信地與人交往,才能出色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

假如一個人不懂得欣賞自己、接納自己,而是以懷疑的、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甚至是自卑自憐、自暴自棄,就有可能限製甚至扼殺自己的生命力,埋沒自己的才能。這樣一來,就更難以贏得別人的欣賞和肯定,同時,也會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

欣賞自己並不是傲視一切的孤芳自賞,也不是唯我獨尊的狂妄不羈,而是一種自我鼓勵和自信的表現。它不需要與人大動幹戈的勇氣,也不需要改頭換麵的毅力,它隻是一種醒悟,一種境界,一種麵對困難、麵對機會,能給予自己信心的源泉,一種推動自己向挫折挑戰的動力。

肯定自己不等於一味地遷就自己,也不等於無原則地寬恕自己。人要不斷地反思自己,自己的優點要敢於肯定,自己的缺點也要勇於承認並改正。因為看不到自己長處的人容易自卑進而自悲,看不到自己短處的人容易自負和自傲。正確的態度是:用長處鼓舞自己的信心,用短處來警戒自己努力進步。

拿破侖·希爾說過:“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好習慣,即使再危急,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氣與毅力。”人要經常富有創意地自我對話,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能夠自我肯定、自我欣賞,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靈,去感知世界、追求幸福,充滿自信地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奇妙的心理美容

伴隨著人們對美的認識的不斷提高,生物醫學美容即形體美容技術發展很快,近些年來,人們又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美容——心理美容,這是一種不用花錢的最好“化妝品”,並被人們稱為“最便宜的慰藉歲月的靈丹妙藥”。

據科學研究顯示,人的皮膚狀況與精神狀態好壞休戚相關。皮膚的色澤取決於表皮黑色素的含量、分布以及皮下血管收縮與擴張的程度,而這些因素無不受控於內分泌係統的調節,其中情緒起著特殊的調控功能。比如,經常緊張會使皮膚抵抗能力降低,失去保障作用,容易被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還容易被物理性和化學性的物質刺激侵蝕,進而發生皮炎或濕疹。此外,過分緊張會使指甲脆弱、變形、易折斷,使頭發柔弱、變細或硬得發挺,容易折斷或脫落,還會早生白發。其他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也會使容顏變得老化、憔悴。相反,健康的心理狀態就能起到美容、養生的作用,對於創造和保持美麗的容貌是相當重要的。那麼,心理美容需要從哪些方麵入手呢?

1.保持自信

自信能給一個人帶來由內而外的美麗,自信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有專家介紹說,生動地回憶我們過去的成功和勇敢的時刻,是自信心動搖時極其有益的訓練。我們應該學會用以往的成功來激勵自己,使我們每天都帶著充滿自信的表情麵對生活。另一個重要的技巧是改變對失敗的認識。要知道失敗不是“無能”的標簽。過去你失敗過多少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記取、強化和專注成功的嚐試。

有人說過,任何一個年輕人如果想要成為科學家,都必須準備在獲得一次成功之前失敗九十九次,而且不因為這些失敗而損傷自我。回憶過去勇敢的時刻是恢複自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有很多人卻因為一兩次失敗而埋葬了美好的回憶。其實,如果我們係統地重溫記憶中勇敢的時刻,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我們比想象中要勇敢得多。

2.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豁達、大氣。寬容,最終體現的是一種修養、一種高貴的人格、一種人生大智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寬廣的胸懷和氣度,很容易告別瑣屑與平庸。

寬容可以釀造生活的美酒,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是溝通感情的法寶。人生活在社會中,難免有矛盾和煩惱,如夫妻、鄰裏、同事之間不和等因素,均會使人陷入感情的泥淖,出現負麵情緒,甚至形成仇恨心理。特別是在被人曲解和傷害時,有些人本能的反應就是報複。然而,報複雖然可以發泄怒氣,減輕心中的負荷,求得一時之快,但會把矛盾進一步激化,甚至造成可怕的後果。此時,人們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寬容。而當你寬容地對待這些事時,自然會洋溢出一種性格的魅力。那些凡事都與人斤斤計較的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是以小聰明幹大蠢事,占小便宜惹大煩惱;而寬容,乃是不爭,無為之為,大智若愚,其樂無窮!懂得寬容的人,不會為了無聊的瑣事陷入羈絆和纏繞,能使自己獲得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馳騁。

當然,寬容不是無條件的妥協,不是無原則的忍讓,也不是一味的遷就,而是在奔向大目標途中所采取的一種灑脫、豁達、飄逸的生活策略。倘能如此,自然會擁有一個幸福美妙的人生。

3.善於傾訴

傾訴既是一種感情排遣方式,也是一種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生活從來不會把十全十美賜給人們,“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家家都有難念的經。”當人們心頭鬱積著苦悶和煩惱,尤其是處於“心理梗死”時,若能及時向親友、同事、心理醫生傾訴,便可以排鬱化結,使受挫的心靈得到撫慰、感情的傷口得到愈合。學會傾訴,可以獲得他人的理解和勸導,掃除心靈上的陰霾,重獲心理的平衡和人生的支點。

4.理解萬歲

很多壞心情都來自於對人或事的“誤解”。對於特定的一係列“事實”或者環境,我們往往指望別人也會跟我們一樣地作出反應和得出結論。大多數情況下,別人的反應或者立場並不是要為難我們,也不是因為腦筋太頑固或者心懷叵測,而是因為他對情況的“了解”和解釋與我們不同。相信別人是真誠的而不是心懷敵意的,即使事實並非如此,也有助於我們自己心態的平和,有時還能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使人與人更深刻地互相了解,使誤解不攻自破。

5.嚐試幽默

醫學家認為,幽默是人的一種健康機能,是心理美容的良方。幽默的言行能給人帶來歡快的情緒,能緩解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輕鬆,具有維持心理平衡的功能。幽默既可縮短親朋好友、同事之間的距離,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又能使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忘卻憂愁,獲得樂趣,起到“美化”心理環境的作用。

6.隨時微笑

微笑不僅能夠傳達感情,而且能將緊張的壓力拒之體外,使人青春常在。據測計:開懷大笑1分鍾等於運動45分鍾。笑使你身心舒暢,眼睛明亮,容光煥發,令全身肌肉運動起來,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時腦部會釋放出一種有益的化學物質,令人心曠神怡,快樂年輕。所以,別為“笑容會使你臉上增加皺紋”而杞人憂天,想笑就笑吧。

7.學會自嘲

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讓人難堪的局麵。遇到窘境,如何冷靜應對,調整心情呢?“自嘲”是一劑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藥。

古代有一位文人叫梁灝,少年時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狀元誓不為人。結果時運不濟,屢試不中,受盡別人的譏笑。但他並不在意,有人問起時,他總是自我解嘲地說,考一次就離狀元近了一步。他在這種自嘲的心理狀態中,從後晉天福三年(938年)開始應試,曆經後漢、後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才考中狀元。

梁灝寫過一首自嘲詩:“天福三年來應試,雍熙二年始成名。饒他白發頭中滿,且喜青雲足下生。觀榜更無朋儕輩,到家唯有子孫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龍頭屬老成。”自嘲使梁灝走過了漫長的坎坷,終於走向成功。自嘲,也使他走向了長壽,活過了古代人難以逾越的九旬高齡。

用自嘲來穩定情緒的方法很多。比如:當你在經濟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時、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別人的嘲笑時、無端受到別人攻擊時,你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用“吃虧是福”,“瘦有瘦的美,胖有胖的美”等來調節一下你失衡的心理,來宣泄積鬱使心理愉快。學會自嘲,你就會擁有一個平穩和健康的心理、一副健康的體魄。

8.適時哭泣

哭泣能緩解人的心理負擔和緊張情緒。流淚過程可保護眼睛免受各種煙塵和有毒氣體的侵害。哭泣還有一定的美容療效。有研究顯示:哭泣利用淚腺功能可以達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有利於消除皮膚皺紋和保持青春活力。人在大哭的過程中容易將內心的壓抑傾訴出來,身心得到放鬆。愛哭的女人通常比不愛哭的女人顯得年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哭也要哭得有分寸,過度流淚就有害無益了。

總之,心理美容能帶來去除煩惱、焦慮、緊張、急躁、憂愁、寂寞,獲得內在年輕的功效,與肌膚美容去除疵點、皺紋、色斑,獲得外在年輕同樣重要,而學會這種不花錢的美容方式一定會為你的美麗加分。

別讓自卑拖美麗的後腿

所有的人都知道,自信可以使人美麗。但仍有很多人難以做到自信,常常沉浸在自卑之中。有調查顯示,自卑是最常見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多是由於意識到自己不如人而產生的。不管是凡人還是偉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心理。有心理學家分析:自卑的感覺包含著對更偉大、更高級、更美好的人、事、物的向往。在一個完全沒有自卑體驗的人身上,我們也很難找到對偉大、高尚、美好事物的領悟。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自卑有利於進步。

小靜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學校裏的優秀生,到了工作單位後發現周圍員工全是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博士生,她的自卑心理便油然而生。因為有了這種壓力,小靜開始加緊學習計算機、補習英語,以求追上其他人,沒過多久,她發現自己不再比別人差了,有一天她從鏡子裏自信的目光中找回了良好的自我感覺。

在小靜身上,自卑扮演了一個積極的角色,它令人發憤圖強,由此更上一層樓。可見,自卑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事物都有兩個方麵,有它積極的一麵,也有它消極的一麵。但我們應把消極的一麵轉化為積極的一麵。

消極的自卑感使人有一個較為固定的不好的自我形象,以及較為固定的“失敗意向”。具有這種失敗意向的人,在實際生活中往往缺乏行動能力,或有意無意地趨向失敗,結果就當真失敗了。他們對自己的評估遠遠低於實際情況,因此會錯過很多成功的機會,也失去了許多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1951年,英國人弗蘭克林從自己拍攝的極為清晰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的X射線衍射照片上,發現了DNA的螺旋結構,他就此還舉行了一次報告會。然而弗蘭克林生性自卑多疑,總是懷疑自己論點的可靠性而最終放棄了自己先前的假說。兩年以後,沃森和克裏克也從照片上發現了DNA分子結構,他們不顧異議地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的假說。這一假說的提出立即引起了關注,它標誌著生物時代的開端,他們也因此而榮獲了1962年度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

假如弗蘭克林不那麼自卑,堅信自己的假說,並繼續進行深入研究,那麼這一偉大的發現也許就會記載在他的英名之下。

消極的心理使人通向失敗,這是顯而易見的。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有自卑感呢?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一個自卑的人往往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質,總是習慣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處比,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在人前自慚形穢,從而喪失自信,悲觀失望,導致人生的悲劇。那麼,怎樣才能從自卑的束縛下解脫出來呢?心理學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1.全麵了解自己,正確評價自己

不妨將自己的特長、優勢、能力全部列出來,哪怕是很細微的也不要忽略。你會發現其實你有很多優點。對自己的弱項和遭到失敗的地方則持理智和客觀的態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將其看得過於嚴重,而是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這樣自卑便失去了溫床。要知道,人有一短,必有一長,要發現和守護好這份長處。

2.轉移注意力

有些人太在意過去發生過的不成功的事情,以致對批評或是輕視的目光念念不忘。於是,他們總是關注自己的弱項和失敗,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實,不妨將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自己擅長、感興趣的事情上去,讓從中獲得的樂趣與成就感衝淡你的自卑感,或者從過去的成功經曆中吸取養分,來滋潤你的信心,從而緩解心理的壓力和緊張的精神。

3.對自己的自卑進行心理分析

自卑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通過自由聯想和對早期經曆的回憶,分析找出導致自卑心態的深層原因,並讓自己明白自卑情結是因為某些早期經曆而形成的,它深入到了潛意識中,一直影響著自己的心態,而時過境遷,你可能已經有了很大進步,現在的自卑感其實還是建立在曾經的基礎上的,是沒有必要的。你不要沉溺於對失敗經曆的回憶,而要把失敗的意象從你腦海中趕出去,因為那是不友好的來訪者。失敗絕不是主流,而是偶然存在的,是你心智不集中時開的小差。你應該多強調自己成功的一麵。一連串的成功,貫穿起來就構成一個成功者形象。它強烈地向你暗示——你是具有決策力和行動力的,你能導演成功的人生。這樣想就可以從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結,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

4.從其他方麵彌補自己的弱點

每個人都有多方麵的才能,也有多方麵的不足,因此有了萬象紛呈的社會分工。一個人這方麵有缺陷,可以選擇從其他方麵謀求發展,不必因此就認定自己不行。隻要能夠揚長避短,把不足轉化為自強不息的推動力量,也許缺陷不但不會成為障礙,反而會成為成功的條件。

5.改掉悲觀的習慣

你是否有這樣的說話習慣,總是喜歡說“我真鬱悶”“我真後悔”“唉……”“真倒黴”“我就不能像某某那樣……”實際上,這些隨口或隨心的對自己消極性評價的話,都是自卑的表現。試著從另一角度說這些話,比如,“我是挺失落的,我知道自己在這個事情上是有失誤的,但也有做得挺棒的地方……”或“我雖然不如某某有錢,但我比他快樂呀!”這些話的特點和要求是:既否定又肯定。這個過程是在勇敢麵對自卑的時候又給自己增加一份自信。

6.看看自己最滿意的“戰利品”

一個人看到具有紀念價值的物品時,往往會產生美好的聯想。比如,當你看到獎狀、獎杯時,便會回憶起從前獲得勝利時的一幕幕情景;而照片則更能喚起往事的回憶。如果常常有消極自卑的情緒,不妨在錢包裏放一張自己最得意的照片,情緒低落時,就取出來看看,照片上那張生動的臉、飛揚的神采和洋溢的喜悅能明確地提醒你,你完全有能力以一種光彩照人的形象出現在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