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霞村(2 / 2)

老漢笑了笑,取出飯盒中的飯菜正準備進餐卻聽那小孩叫道:“爹爹,你看,你快看。那樹下有個叔叔在睡覺。”

老漢聞言,轉過身去看見那茶棚外的大樹下不知何時躺著個人。看那樣子多是趕路太急中了暑氣暈了過去。老漢忙跑過去將那人扶進了茶棚給那人喂了幾杯涼茶,幾杯茶過後那人也慢滿轉醒。老漢打量了下這漢子,見他身穿一件洗得發白的青布衣,腰間還掛著一把七尺長劍,雖然麵色慘淡但是卻透著一股英氣。那人醒轉過來見這一老一少看著他,半響才反映過來,他急著趕路兩天兩夜不眠不休,滴水未進,清晨走到這樹下本想休息片刻就起身,不想卻暈倒在這樹下。他本有大事急著趕路要是遲上半日不免終身悔恨,現今被這老漢救醒不免感恩與心,忙起身向那老漢拜到:“多謝老爹搭救,狄青在此謝過了。不知老爹怎麼樣稱呼,狄青日後定當重報與老爹。”那老漢將狄青扶起,然後笑道:“什麼搭救不搭救,不就是幾杯涼茶嗎?我姓楊,叫楊遠海。村子裏的人都稱呼我楊老漢。”說完楊遠海指了指一旁的小孩道:“這是我的孫子楊風。”楊遠海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了口接著對狄青道:“我見你一身打扮不像是本地的漁民不知你是要往何處去?為何要走得這麼急,以至於中暑暈倒在路邊呢。”

狄青道:“我本山西太原人,因年青時與鄉人鬥嘔,得罪了鄉人。那人的父親是鄉中員外。他勾結當地官員欲陷害與我,我被逼無奈離開家鄉四處遊學。日前,我在蜀中聽聞朝廷欲對西夏用兵。想我七尺男兒本當報效國家,不想這些年為了些許小事不成有半點作為,想來汗顏。我在蜀中多年對西夏的地形跟人情風貌也可算是熟悉。這些年我四處遊學習得一身本領當此機會我欲進京麵考為國出力。不想貪圖腳程,以至昏到在這樹下。”

楊遠海聽後對狄青道:“我是鄉野漁民不懂什麼國家大事。但聽你言你以兩日不曾進食。不如你到我家中休息一日明日在趕路如何。”

狄青道:“謝老爹美意,但我急著進京。今晚我想趕到渡頭過得這長江去再休息不遲。”

楊遠海笑道:“小兄弟,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我們這的民風。今天是十五月圓之日,方圓百裏的人都到咱們這來拜龍王了。渡頭上不會有船的,你就到我家中休息一日。明日一早我叫我兒帶你過江去。你看怎樣?“

狄青想道:“要是沒有船過江就算到了渡頭也過不去。不如就到楊老爹家中休息一日在趕路也好。”隨即道:“多謝老爹美意,如此我就嘮叨老爹了。”

楊遠海笑道:“小兄弟哪的話啊!我看你幾日未曾吃過飯了。剛好,我也還沒來得急吃飯我們就將著飯分成兩份先填填肚子吧。”

狄青忙道:“這怎麼行。老爹你年齡大怎能將飯讓與我。我年青力壯少吃一頓沒什麼問題的。”

楊遠海道:“怎麼能這麼說啊。可知人是鐵飯是剛,這人怎能不吃東西呢。任你現在身強力壯但是老了不知會落得什麼病根。在說我家就在不遠,我們先吃點等下回家了在弄點來吃不就行了嗎?“

這時旁邊那個叫楊風的小孩也對狄青叫道:“大哥哥你吃吧,家裏還有很多好吃的呢。等下回家我在給爹爹拿吃的啊。風兒知道肚子餓了很難過的。”楊風天真的樣子讓狄青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也不在推遲了。幾人吃完飯後,狄青幫著楊遠海把茶棚收拾停當,把楊風抱著跟楊遠海一起回漁村去了。

到家後楊風就跟個兔子似的一溜煙就跑不見了。楊遠海見了笑著對狄青說:“這小子肯定又跑去找對麵楚員外家的姑娘玩去了。”

狄青也笑著說:“小孩子貪玩麻。我小時候可是要比小風調皮多了。”狄青見楊遠海家裏沒人在就問道:“楊老爹你家裏人是不是出海打魚去了,家中怎麼都沒人在啊。”楊遠海道:“狄老弟你說錯了。我兒子跟媳婦都到龍王廟去了。在我們這地方十五是不出渡不打魚的。”狄青不由的奇道問楊遠海緣由,楊遠海跟狄青聊得甚是投緣,把狄青拉到房裏坐下給狄青泡了壺熱茶就跟狄青說起了這小漁村的故事。

卻說那小楊風出了家門直奔村中楚員外家,邊走邊道:“今日給爹爹送飯耽誤的許多時辰。本來答應嫣然妹妹今天帶她到後山上去找四葉草的,現在這麼晚才去不知道她會不會生氣呢?“

到了楚府門口,那楚家的下人見是楊風打趣道:“小楊官人又來找我家姑娘去哪玩耍?“

楊風對那下人神秘的說:“不能告訴你,這是我跟你家姑娘之間的秘密。”說完一溜煙跑進了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