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曾在一次測試中發現,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時要比單純男性就餐時文明許多;同樣,女性在男女同桌就餐的時候要比單純女性就餐的時候優雅得多,這是因為人們往往特別注意和關心異性對自己的評價,因此願意找一切機會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盡自己所能,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以引起異性的尊重和關注。社會心理學家便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異性效應”。
“異性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這種效應在青少年中顯現的比較突出。其表現是有兩性共同參加的活動,較之隻有同性參加的活動,參加者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幹得也更起勁,更出色。這是因為當有異性參加活動時,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因而會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愉悅感,並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處理問題都會顯得比較順利,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麵對一件難以完成的事,如果同性相求,往往難以得到別人的幫助,甚至因此而爭吵,但如果是異性相求,那麼事情往往很容易辦成,甚至可以說是有求必應。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公司企業就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在談判、交易的時候,派遣年輕女性出馬,往往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使得辦事更加順暢。王女士是某公司公關部經理。她聯係頗廣,出師必勝,為公司立下赫赫戰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誌四處奔走,卻連連碰壁,而王女士外出聯係,不久問題便迎刃而解。公司資金周轉嚴重失靈,急需貸款,急得總經理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又是王女士風塵仆仆,周旋於銀行之間,竟獲得貸款上百萬元。王女士因此備受領導器重,工資、獎金一加再加。有人試圖總結王女士成功的秘訣,發現她除了具有清醒的頭腦、敏捷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和閱曆及待人接物靈活之外,還和她端莊的容貌、嫻雅的儀表也有很大的關係。從王女士成功中,我們可以認識到:雖然現代社會講求男女平等,但是在外出辦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當今的社會依然是一個男性占很大優勢的社會,懂得了這一點,那麼在外出辦事的時候,你不妨多派一些女性來打頭陣,這樣在與男性的交往中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這就是所謂的異性效應。這種現象是建立在異性相吸引的基礎上的。
所以,在求人辦事的時候,你不妨多使用一些異性效應法則,讓異性之花在你辦事的過程中開得更嬌豔,隻要你了解和注意了這種效應的存在,那麼這種效應將有利於辦事的順利進行。
一語搞定陌生人
如今的社會還是一個男性占很大優勢的社會,外出辦事多數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麵較為順利,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謂的“異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