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她的恨成就了他(1 / 2)

一接到婆婆生病的消息,她就和丈夫從外地趕回了老家。馬不停蹄的帶著老人從省城檢查完不死心又去了北京,還找親戚幫忙請了有名的專家會診,結果和省城的一樣:肝癌、晚期。

兩口子難過的把老人帶回了家。剛一到家,就有熱心的鄰居告訴說,縣城有一家私立醫院,專治疑難雜症,那家醫院的院長可出名了,找他看病的人都得早早去排隊,要不就看不上。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他們又到了縣城。

鄰居的話一點兒也不誇張,來這家醫院看病的車水馬龍,排隊等看病的人擠得連條縫都沒有,生怕被別人鑽了空子加了號。

直等到下午快下班了才輪上他們。扶著婆婆走進院長辦公室,還沒等婆婆坐穩,她就說:“媽,不用看了,咱們走吧。”她的話剛一出口,所有人的目光如聚光燈般都對準了她,包括剛進來的丈夫。最吃驚的還是院長,院長一抬頭,見是她,急忙往後一推椅子站起來,三步並作兩步走過來道:“鄭淑媛,請再相信我一次好嗎?我已不是二十年前的狂妄之徒了。”她猶豫了,進退兩難,他一見有轉機,趕緊又道:“今天太晚了,我先叫護士安排老人住下,休息一晚上,明天做個全麵檢查,你看行不?”

她無話可說了,就是再不相信他,聽到這樣的話,看到他懇求的眼神,她也不好再拒絕了,隻有聽他安排的份了。

怎樣的故事,才會讓她對他如此的態度呢?

二十年前,他兩都是高三的學生,那個秋天,她母親查出了乳腺癌晚期,從此臥床不起。他出生在氣功世家,受家庭的影響酷愛氣功,每晚都偷偷的練,幾乎從未間斷過。他還會針灸,身體上的穴位,他都了如指掌。某一天,他突然攔住她說,也許他能治好她母親的病,讓她帶他去她家試試。對於他會氣功和針灸的事,她早有耳聞,聽他這樣一說,她喜出望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把全部的寄托和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他給她母親發功治病,針灸止痛都很有效。每次母親都說輕鬆多了,因此,她內心不知有多感激他,她簡單而幸福的想:過年的時候,可能媽媽就能起床包餃子了。

二十多天後的一個上午,她剛到學校上課不久,鄰居就去學校把她接回了家。一進家門,她就見母親已停在了靈堂前,她立時就暈掉了此時離過年已不到十天。她一下從希望的巔峰跌到了失望的穀底:他不是說能治好嗎?不是已經很見效了嗎?為什麼突然這麼快就走了?難道他在騙我?他為什麼要騙我?

年後開學了,她不再理他,在她麵前,他像個做了錯事的孩子一樣不敢抬頭。他對她說了很多次對不起,她也還是不理他,直到高三畢業,大家各奔東西,就再也沒見過麵,再也沒有了消息。

他知道,她一直沒有原諒他,沒有原諒他的口出狂言,大言不慚;沒有原諒他的欺騙,他覺得該為自己的年少輕狂付出代價——做點什麼了,於是,他選擇了從醫,把她對他的怨恨,化作了促使自己前行的動力,實現理想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