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鳥盡弓藏(1 / 2)

大唐皇帝李世民感到了事情的嚴重。他想不明白大唐輔國大將軍李靖為什麼會突然反叛?李靖攜四十萬大唐北伐軍反叛,是他一個人的主意還是他有其他的支持者,如果他有支持者,那麼他的支持者會是誰呢?如今大唐打敗了突厥頡利可汗,李靖和他的四十萬北伐大軍就都是大唐的有功之臣,他們反叛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朝中是不是有著自己不知道的勢力和李靖他們相互勾結,這股勢力是哪方勢力?他們暗中支持李靖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是要顛覆我大唐政權嗎?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最終,他還是想不明白,李靖和他統領的四十萬北伐大軍為什麼突然反叛?他們反叛的目的是什麼?

而如今讓大唐皇帝李世民憂心忡忡(chong)的這件事情,其實根源在於一個月前李靖和李績、蘇定方、張寶相的一次對話。

李靖統領大軍打敗了突厥頡利可汗之後,不久,就接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詔令,統領大軍,撤出草原,撤回到雲中、河套等漢人故地。

而撤出草原之後,明白自己即將統領四十萬大軍返回大唐帝都長安城立功受賞的大唐輔國大將軍李靖卻愁容滿麵,夜不能寐(mei)。

李靖的心腹,侍衛統領張寶相看出了李靖的憂愁,他知道李靖並不想統軍返回大唐帝都長安城。頡利可汗一直是大唐皇帝陛下最大的敵人,李靖卻不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心腹,好多次不但沒有和大唐皇帝李世民保持一致,而且數次違逆了李世民的意思,玄武門之變前,李靖更是拒絕幫助當時勢單力孤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發動政變,除掉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以致於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兵少將寡,險些功虧一簣。李靖一直認為大唐皇帝李世民登基之後,自己還能夠活著,能夠繼續統領大軍,就是因為他覺得大唐皇帝李世民認為他還有用,還可以幫助他一起打敗突厥頡利可汗,可是如今大唐皇帝陛下最大的敵人頡利可汗已經被打敗了,李靖內心裏就想起了曆史上用血淋淋的事實所寫就的那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李靖擔心,如果自己率軍返回大唐帝都長安城,大唐皇帝李世民必然會首先剝奪他的兵權,將十二衛大軍牢牢的控製在手中,然後必然是想盡一切辦法除掉自己。縱觀整個曆史,莫不是如此,尤其是開國君主,帝位穩固後,大殺功臣的事情,那是必然會發生的,誰都沒有逃脫過,即使是以寬洪大量、心胸開闊的大汗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也不能例外,在自己駕崩之前,將自己手下所有特別有能力的功臣全部屠戮一空,這些特別有能力的功臣,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兒子、漢帝國的繼任者卻掌控不了,為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能夠穩定,能夠千傳萬代,那就隻能在自己駕崩之前,讓這些特別有能力的功臣先自己一步而去了。如今李靖的處境就是如此,他的能力太強了,是名副其實的大唐軍方第一人,大唐戰神。兵者,凶器也,可以傷人,亦可傷己。李靖既然可以打敗讓大唐皇帝李世民都心生畏懼的草原一代雄主頡利可汗,那麼李靖打敗大唐皇帝李世民,這就不再是什麼難事了?為了自己帝位的穩定,為了大唐社稷的江山穩定,出身軍伍,殺伐果斷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肯定不會對李靖手軟的,肯定是要除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