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審批侯君集(2 / 2)

魏征慨然說道:“陛下!為了打敗頡利,陛下拚著性命秘密北巡與突利、契必何力、夷男暗中結盟,臣難道為了一己私名就置大唐的危亡而不顧嗎?大唐馬上就要北伐了,國內穩定才是大局啊。”

李世民十分感動,站起身,邁步走下禦階,走到魏征近前,拍著魏征的肩頭說道:“玄成,你說得好啊!要是我大唐人人心裏麵都有這個大局,我大唐北伐何愁不勝啊?”

隨即,大唐皇帝李世民公布了魏征的調查結果,詔令:“免去侯君集左千牛衛大將軍的職務,保留潞國公頭銜,回府反思。”

魏征走後,大唐皇帝李世民又招來了永安王李玄,興奮的永安王李玄說道:“沒想到魏征並不是冥頑不靈的老古董,而是心懷大局,懂得變通的大忠臣啊。”

李玄微微一笑道:“陛下,我大唐豈止魏征魏大人是心懷大局、懂得變通的大忠臣啊?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房大人、尚書右仆射杜如晦杜大人、侍中劉洎劉大人、秘書監蕭禹蕭大人、吏部文選司郎中長孫無忌、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他們不都是心懷大局,懂得變通,方才支持陛下,或者閉口不言嗎?他們內心裏可都是清清楚楚的知道,侯君集犯的是什麼罪過啊?他們可都是當事人,也是證人啊。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作證,將侯君集徹底打入萬劫不複的境地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恍然大悟道:“是啊,當時侯君集的反行,確實是證據確鑿啊,但是那些重臣們,他們都沒有站出來指證,而是選擇了沉默,或是支持自己。那是因為他們心中都有大唐即將北伐,朝堂、國內需要穩定這個大局啊。正是這麼多重臣心中有這個大局,朕相信,我大唐的北伐必將取得勝利。”

轉眼就進入了貞觀四年秋收,大唐糧食豐收,加上楚王李孝恭貢獻的三千五百萬石糧食,大唐對突厥決戰的物資儲備已經充足。

太極宮,大唐皇帝李世民召見了大唐軍神、輔國大將軍李靖。

李世民對李靖說道:“大將軍,一直以來,突厥趁我中原內亂,屢屢犯我邊境,掠我百姓。武德九年,頡利可汗更是統領四十萬大軍,包圍我大唐帝都長安,逼朕在大唐帝都長安城下,以大唐府庫為賄賂,和他們簽訂了令人恥辱的城下之盟。城下之盟之後,突厥雖然遠離,可是依然屢屢犯我邊境,殺我子民。如今我大唐已經做好了和突厥決戰的準備,國內政局穩定,糧食準備已經充足,各府縣百姓同仇敵愾,踴躍參軍,駐守大唐帝都長安城的精銳十二衛大軍更是連連擴軍,如今總兵力將近四十萬,精銳騎兵達到了十五萬,又有突厥突利、契必何力、夷男部落相助,而突厥這幾年,卻則連遭旱災,牧草短缺,牛羊馬匹餓死無數,無論軍力還是民力,都折損頗大。此消彼長之下,朕決定以大將軍為帥,統領我大唐軍隊和突厥決戰,大將軍以為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