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嶺南馮家(1 / 2)

李孝恭躬身一禮,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表示感謝。

楚王,那是大唐正一品的親王,那可都是大唐皇帝的嫡親才能夠獲得的封號。如太上皇時期,隻有太上皇的三個嫡生兒子:秦王李世民,趙王李元霸,齊王元吉才能封為正一品的親王,就連太上皇其他幾位庶生兒子都沒有這個資格,更遑論李孝恭這位太上皇的表侄,當今天子的表兄弟了。如果沒有今日貢獻了三千五百萬石糧食,沒有將跟著自己南征北戰的二十餘萬大唐南方精銳變為毫無威脅,隻知屯田耕種的農夫,李孝恭這一輩子也是沒有機會做到楚王這樣的高位的。至於加封官職為大唐正一品太尉,掌管國家軍事,李孝恭心中就隻能苦笑了,在當今天子,這位久掌軍權的大唐天子眼前,還妄想真正的掌握到軍權,那簡直是癡心妄想的事情。軍隊隻能被一個人真正掌控,而那個人絕對不是自己,楚王李孝恭,而隻能是當今天子李世民。不過李孝恭內心裏對於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封賞還是十分滿意的。自己本來就不擅長政治,也沒有什麼政治野心。得封高位,安享富貴足矣,如今以盡數獲得,又夫複何求呢?

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則立即命令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房玄齡,尚書右仆射、刑部尚書杜如晦盡快將楚王李孝恭送來的一千萬石糧食運往各地,救濟災民,將江南另外二千五百萬石糧食,盡快運到大唐的糧倉,進行儲藏,保護。

整個太極宮、弘文殿,又都忙碌了起來。雖然忙碌,但是所有人的臉上都掛著微笑,帶著希望。不久,糧食就從大唐帝都長安運往了各地災區,整個天下的災情都得到了緩解。

帝都長安,司天台。

司天台位於大唐帝都長安城東麵的一處最高的高原之上。司天台最早建於漢朝,幾經戰火,殘損不堪。大唐武德初年重新修繕,上設銅鑄的渾天儀、地動儀、簡儀、圭表等儀器,掌察天文、曆數,凡日月星辰、風雲氣色之異,皆歸其監察。

得到趙郡王、荊州大都督李孝恭被加封為楚王,大唐正一品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司天台監正袁天罡感慨道:“李孝恭怎麼會有如此命格?他怎麼會升官呢?按照他的命格,他此時應該被軟禁在自己的府裏啊。他的命運發生變化了,是因為永安王李玄嗎?李玄是怎麼在五年之前就推斷出大唐有糧食危機的?他讓李孝恭統率著二十餘萬南方精銳大軍屯田,應對如今的糧食危機,那可是在行逆天之舉啊,而且他竟然成功了,救活了大唐無數的百姓,這怎麼可能啊?老天怎麼能夠允許他這麼做?如此逆天而為?莫非李玄就如同太清聖人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大道有五十,才能成為周天之數,但是根據各種情況,卻隻能推斷出來四十九,剩下的一個則不可琢磨,不能推斷。那一個則被成為變數,莫非李玄就是那一個變數,他的出現可以改變事情原有的軌跡,原有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