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二)(1 / 2)

對於酷愛佛法的學子,李玄傳授他們的則是金庸先生所寫的《天龍八部》。後世曾有人說過,一個人如果想學習佛法,那麼最簡捷的途徑就是讀《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以生動的筆法,精彩的故事,表達的佛教思想是最重的。

對於口才好的學子,李玄教授他們的則是繞口令和各種各樣的相聲段子。

對於喜歡書法的學子,李玄則先教授了他們“永”字八法,然後根據學子們的性格,性子正直剛烈,則教授顏真卿的顏體,而性子柔弱,則教授他們柳宗元的柳體。

對於喜歡練兵的學子,李玄則教授他們隊列隊形,立正、稍息、正步走,一萬米越野。

而對於身體壯碩的猛將子弟,李玄則教授他們擒拿格鬥和特種戰法。

學子們所學的都是他們最感興趣的知識,也是最實用的知識,因此學習格外努力。而對於蘇定方這位兵癡,他更是一連參加了數項知識的學習,隻要是和用兵有關的,無論是謀略、練兵還是擒拿格鬥、特種作戰,他都學習了個遍。

為了能夠讓學子們勞逸結合,李玄每十天休沐一天,讓學子們下山,和家人們團聚。

大唐帝都長安城,尚書左仆射房玄齡的府邸。房玄齡在自己的書房內,見到了自己在終南山學習的兩個兒子——房遺直、房遺愛。房玄齡決定檢查了一下兩個人的學業。

房遺直選擇的政治和佛教,這一點和房玄齡十分相似,房玄齡不但是當朝尚書左仆射、吏部尚書,而且精研佛法,佛法高深,和眾多的大唐高僧,都有著深厚的交情和深入的交流。房遺直遞上了自己的教科書《三國演義》、《天龍八部》。

房玄齡打開一看,不禁被裏麵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三國演義》雖然與史書《三國誌》略有出入,但是故事情節更加的精彩,語言更加的優美,各種權謀、計策的運用更加的具體生動,以房玄齡的經驗,這絕對是學習政治權謀最好的教材;《天龍八部》構思更是天馬行空、匪夷所思,各類門派,各種武功層出不窮,似乎一下子讓讀了大半輩子書的房玄齡猛然間發現這世間竟然還有這樣的一番世界,降龍十八掌、打狗棍法、六脈神劍、少林七十二絕技,這天下竟然有這樣的功夫,而且《天龍八部》自始至終都蘊含著佛教思想。所有人的感情,似乎都是孽情,所有人的結局似乎都是悲劇,而且當他們都意識到自己的命運是悲劇的時候,卻都無法避開,隻能無奈的去承受悲劇的結果。所有人內心裏都是痛苦的,無論是被民族、國家所困擾、承諾不殺一個中原人的喬峰;還是在感情中屢屢受傷的段譽;或者是立誌做一個好和尚的虛竹都是被命運一次次的捉弄,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無法自拔,或許這正應了佛家所說的“人生來就是受苦的”理論。整本書,隻有一個人是超脫出來的,那就是少林寺的那位絕世高手——掃地僧。無欲無求,無恨無怒,或許這才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啊。

房玄齡拍了拍房遺直的肩膀說道:“遺直,這兩本書都能讓你很好的學習政治、精研佛法。你要經常閱讀,反複的看,反複的悟,好好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