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民戰爭(二)(1 / 2)

在李雄和長孫無忌的組織安排下,關隴之地的百姓們被紛紛組織了起來,年輕的後生們被編入了軍伍,年弱體衰的老人、婦人、孩童則攜帶著家中所有能夠拿走的東西,糧食、衣服、被褥、農具等等物品,離開了家園,就近潛入了深山。驪山位於帝都長安附近,屬於秦嶺一脈,占地極廣,山上四時有不凋之樹,三春有飄香之花,景色迷人,林深樹密,山形秀麗,峰巒起伏,遠遠望去,好似一匹凝神遠眺、躍躍欲奔的蒼色駿馬。

山腳下,觀德王李雄和長孫無忌並馬前行。

長孫無忌向觀德王李雄問道:“老王爺,如今我們組織的青年精壯已經突破了20萬人了。人數雖多,可是都是沒有作戰經驗的莊稼漢。您說你可以找到數萬經曆過戰事的人,您所說的那些人莫非就在這驪山裏?”

觀德王李雄微微一笑,點頭說道:“不錯,我所找的人就在這裏。”

長孫無忌看了看高聳入雲、占地及闊的驪山,吃驚的問道:“老王爺,您所說的數萬經曆過戰事的人,莫非是在這驪山占山為王的、掌控數萬賊匪的大寇李通、李正兄弟?”

觀德王撫摸著長髯,肯定的回答道:“老夫所找的就是李通、李正他們。”

長孫無忌當時就勒緊了馬僵,喝停了馬匹。

觀德王饒有興趣的看著長孫無忌說道:“無忌,怎麼聽到李通、李正的名字,你就不敢去了嗎?”

長孫無忌反駁道:“區區數萬盜匪,我長孫無忌怎麼會怕他們?隻是我覺得觀德王此行肯定是要去招撫李通、李正兄弟二人的。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關中百姓李通、李正兩人不堪壓迫,在這驪山聚眾為盜,十餘年來,前隋多次征剿,他們沒有被打敗,反而越戰越強,人數越戰越多。武德初年,我大唐定都長安,主動招降過他們,他們沒有歸附。如今已是武德九年了,八、九年來我們大唐對他們的征剿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雙方均是死傷慘重,可謂是結了死仇了。如今突厥入侵我大唐,我大唐社稷即將顛覆,他們做為我大唐的仇人,恐怕他們高興還來不及,我們前去招撫他們,他們怎麼會投降呢?”

觀德王李雄沒有回答,而是異常肯定的說道:“他們會接受招撫的,他們一定會投降的。”

驪山地勢險要,唯有一條路可通山頂。這條路就是登天台,有三百六十個台蹬,仿佛人鑿的一般,台蹬隻有一腳之地,兩麵皆是萬丈陡壁,凶險異常。如果有人妄圖不經過這登天台,那麼他是無論如何也登不上山的。

守衛登天台的是兩隊持刀的嘍囉。嘍囉皆膀大腰圓,敞胸裸肚,他們頭裹頭巾,身穿粗布衣服,腳穿布鞋,胸前濃黑的汗毛,顯得異常的眨眼,異常的彪悍。

李雄和長孫無忌麵色平靜的依次走過了嘍囉們擺成的刀陣,緩緩的邁上了台蹬,走進了位於山頂的忠義堂。

忠義堂內,驪山大寇李通、李正端坐於大廳之內的正、副首領位上。

看到二人後,李雄微微拱手道:“如今國家危亡,突厥肆虐,這時如果有一、兩位像你們一樣的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命。突厥就不敢如此猖獗。此時正是國家用你們之時,也是你們臨危立功的機會,希望你們能夠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