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李績被大唐皇帝李世民召進了乾元殿。躬身行禮,三呼萬歲之後,李績捧出了監軍段常的首級說道:“陛下,監軍段常不聽元帥帥令,膽大妄為,私自調動大軍,欲進攻李藝,被元帥親手斬殺。如今段常首級奉上,元帥希望陛下聖裁。”
聽到李績稟報,李世民勃然大怒,一拍禦案站了起來,怒道:“放肆,李靖他……”
聽到監軍段常被殺,李玄也是暗暗叫苦。他想不明白李靖為什麼要這麼做。李靖,這個人太讓人看不透了。太上皇李淵起兵反隋,他作為李淵的下屬——馬邑縣丞,一份大好的從龍之功,他不要,他偏偏非要去找已經朝不保夕的隋煬帝告密,結果在長安被李淵抓獲,差一點兒被砍了腦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向他借兵,又是多好的一個從龍機會啊,他拒絕,按兵不動,致使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人手嚴重不足,差一點政變失敗;如今李世民提拔他為大軍統帥,他又把李世民的貼身侍衛、負責監視他的段常給砍了,惹得李世民雷霆大怒。難道李靖的政治敏感就真的這麼差嗎?沒有信任,就沒有軍權的啊。自古至今,莫不如此。軍權就是帝王皇位的保障,帝王即使晚上睡覺,那也是一隻眼閉著,一隻眼都要睜著,死死的盯著兵權的啊。古今能領兵者,不論能力如何,那可都是帝王心腹中的心腹,死忠啊,哪位帝王敢將軍權交於外人之手?李靖如此不給李世民麵子,處處和李世民對著幹,李世民怎麼還敢將他引為心腹,放心的將軍權交給他,讓他建功立業啊?可是想想後世史書中記載的李靖的戰績,滅國數十,生擒敵國君主十數人的戰績,李玄心中嘀咕:莫非這李靖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手段,讓視軍權如生命的李世民,打消了顧慮,放心大膽的將軍權交給他?
看到李世民被激怒,要嚴懲李靖。李玄搖了搖頭,不再胡思亂想,而是走了出來,對著李世民說道:“陛下,軍營之中自有法度,就猶如我大唐一樣啊。一個國家沒有了法度,是注定要亂的;同樣一隻軍隊沒有了法度,也是注定大不了勝仗的啊。國家不能亂,軍隊也不能亂啊。更何況李靖做的對,您的嫡長子中山郡王可是現在就在李藝的軍中啊。如果讓段常得逞,後果不堪設想啊。”
李世民低頭沉思,此時確實不是進攻李藝的好時機啊,將帥不和,這可是軍中大忌,再說了激怒了李藝,承乾恐怕就再也回不來了。段常肯定是想貪功,才架空了李靖,被李靖斬殺的,這時候自己因為段常被殺,處置了李靖,肯定會導致前線大軍軍心動蕩的,朝中大臣,建成、元吉的舊部也會人人自危的,這會導致自己拉攏建成、元吉舊部和中間派係的謀劃,毀之一旦的。李靖,此時不但不能處置,還要進行褒揚。
想到此處,李世民繼續暴怒道:“李靖他殺的好。段常放肆,膽大妄為,殊為可恨,該殺。朕認為李靖他殺的好。像段常這樣的人不殺,怎麼能夠彰顯我大唐國法昭彰,軍紀嚴明?”
滿朝文武頓時感到很詫異。李玄和李績則同時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李玄知道李世民是一個十分重視感情的人,也是一位經常感情用事的人。如今還好,他克製了自己的感情,用理智戰勝了自己的****。
李績則暗呼僥幸,他看向了李玄,他沒有想到李玄的話竟然在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心中有這樣的分量,竟然能夠將暴怒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攔下來,並改變了主意。皇帝李世民的暴怒,那可是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那怒火不是因為段常這個心腹,而是因為李靖這個外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