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離開了帝都長安,前往了山東道赴任。而在皇太子李世民加封李靖、李績不久,李世民就下令李靖、李績分別帶領自己的軍隊,前往涇州。李世民如此安排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李靖、李績他們抵擋突厥的進攻;二則是要看一看李靖、李績兩人的反應,看他二人是否願意聽從他的命令。
李靖、李績二人沒有讓皇太子李世民失望,兩人都是接到命令後,沒有任何遲疑,就率軍西進了,一路跋涉,到達了涇州,逼退了突厥大軍。
李世民旌表了李靖、李績兩個人,升了他二人的爵位。
數日後,由皇太子李世民的心腹左領軍衛大將軍程咬金統帥的右驍衛、左、右領軍衛大軍返回了帝都長安,李世民升了左右金吾衛將軍謝叔方的職務,將其調離了左右金吾衛大軍,並任命自己的心腹段誌玄、柴紹為左、右金吾衛大將軍,自此,李世民掌控了帝都長安的八衛大軍,並得到了帝都長安另外四衛大軍的支持,全麵控製了帝都長安的局勢。
之後,李世民將目光投向了幽、營二州,那裏是燕王李藝的地盤。燕王李藝是一位讓李世民深深忌憚的人物,他是太子建成手下最能戰的將軍,擁有大軍三十萬,虎踞幽、營二州,勢力龐大。李藝是太子建成心腹中的心腹,他本姓羅,是太子建成上奏大唐皇帝李淵,賜予其李姓的,在太子建成的心中,李藝比齊王元吉都要值得信任,太子建成多次舉薦、提拔李藝,而李藝也對太子建成忠心耿耿,多次和李世民針鋒相對。鑒於李藝和太子建成的關係,李世民知道李藝肯定是要反的,是要為太子建成報仇的,至於什麼時候反,那隻是遲早的事情。李世民下詔,加封燕王李藝為大唐正一品太尉,掌大唐軍事,並詔令李藝接到詔命後,速速進京任職。李世民想通過這種方式,以反證自己的判斷。
結果如他所料,李藝沒有奉召,而是暗中整頓兵馬,擴軍備戰,李世民和他的謀士們,都知道李藝準備造反了。
八月甲子是個黃道吉日,李世民的登基大典在乾元殿舉行,這一年是公元628年,離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僅僅十五天,李世民沒有立即改元,而是沿用武德年號,直到年底。
李世民的皇太子妃、長孫無忌的妹妹長孫氏被立為皇後,李世民的妾室、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氏被立為楊妃,為“四妃”之首,地位僅在皇後長孫氏之下。
封德彝被加封為正二品侍中,成為門下省的最高官員,位列宰輔高位,蕭禹被加封為從二品秘書監,成為秘書省的最高官員,也位列宰輔高位。大唐施行三省六部製,門下省就是三省之一,門下省是大唐皇帝的智囊機構,國家的大政方針皆出自門下省,最高官員侍中常伴大唐皇帝左右,為皇帝出謀劃策,讚導眾事,顧問應對;秘書省,熟悉大唐中央機構的官員們,都知道大唐施行的三省六部製,其實是六省六部製,另外三省分別為秘書省、殿中省、內侍省,秘書省最高官員就是秘書監,在古時,也被成為太史令,主要掌管國家的圖書典藏,常伴皇帝左右,以備皇帝谘詢;殿中省則負責皇帝的生活,下設尚食局、尚藥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輦局,管理大唐皇帝的衣食住行;內侍省則負責管理宮中內部事務。由於秘書省、殿中省、內侍省都是為皇帝個人服務的,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予以略過,對外宣稱大唐施行的乃是三省六部製。秘書省、殿中省、內侍省的最高官員都被稱為監,殿中監、內侍監都是正三品的高官,而秘書監則是從二品,由於秘書監掌管大唐的圖書典籍以備皇帝查詢,往往秘書監多有朝廷宿儒,有文名、有威望的大臣擔任,大唐皇帝也對其十分尊重,不但官位上比殿中監、內侍監略高一些兒,而且秘書監也被稱為宰相,大唐所有的國策,秘書監都有權力參與,並提出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