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東宮,齊王元吉向太子建成獻策後,就告辭離開了。太子建成派人招來了自己的心腹謀士魏征,希望征詢一下他的意見。
聽過太子建成的訴說,魏征思索後,說道:“齊王殿下這個主意確實是個好主意,不過,微臣認為太子殿下不必親自領軍。”
太子建成疑問道:“孤不必親自領軍掛帥?”
魏征分析道:“太子殿下,帝都長安才是整個大唐的中心啊,長安就猶如大唐這個巨人的頭部,四方則猶如大唐的四肢,控製了頭部,就能指揮的動這個巨人的四肢啊。眼下,帝都局勢紛擾,太子殿下安心帶著齊王殿下遠征他方,留下秦王據守長安嗎?殿下的武功,剛剛在前不久,平定河北逆賊劉黑闥的過程中,得到了展現,兩萬大軍迎敵,不費一兵一卒就擊潰了逆賊劉黑闥的四十萬大軍,擒殺了逆賊劉黑闥。這等功績,已經深深的折服了大唐百官和子民。此次迎擊突厥,勝負還不能判定,殿下又何必冒著風險,親自領軍掛帥,多此一舉呢?”
太子建成內心裏是最厭惡戰爭的,最不希望大唐有戰事的,可是他更舍不得交出手中的虎符。他覺得隻有他握著虎符,他才會擁有超凡的力量,擁有征服一切的力量。
太子建成問道:“魏卿所言極是。隻是孤不領兵掛帥,誰人才可以領兵掛帥啊?”
魏征回答道:“齊王殿下。”
太子建成驚訝的說道:“虎符交給元吉?讓元吉領軍掛帥?”
魏征說道:“不知殿下記不記得“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嗎?”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太子建成自然是知道。春秋時,齊國的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員猛將,自持有功,目無國君,尾大不掉。齊國國君齊景公十分煩惱,問計於齊國相國晏子。晏子讓齊景公在宴會上賞賜三人兩顆桃子,說功勞大者食之,結果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爭搶不下,相繼被殺。
太子建成明白了魏征的想法,問道:“魏卿莫非是想將虎符交給元吉,引得秦齊兩府相爭,東宮坐收漁翁之利?”
魏征點頭稱是。
太子建成對魏征說道:“計是好計。隻是元吉一直是我的盟友,多次幫助於我,我這麼做是不是不厚道?”
魏征說道:“難道殿下還沒有認清楚齊王這個人嗎?他是真心幫助太子殿下的嗎?他隻是利用太子殿下罷了。齊王本就是個有大誌向的人,不然他也不會五年前,年齡剛剛十五歲,就主動請纓,效命疆場。齊王殿下自視甚高,骨子裏誰都看不上,政治野心隻怕比秦王還要大,他會甘心久居太子殿下之下嗎?齊王一直躲在太子殿下的背後,一麵上躥下跳的慫恿著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爭鬥,一麵又暗中擴充自己的人馬,短短時間,就不聲不響的在帝都長安聚起了自己的一股勢力,聲勢可是不小啊。齊王也是陛下的嫡子,也是竇皇後所出,太子殿下、秦王之後,可就是他最有資格繼承那個位置了啊。微臣認為,殿下不能一直光盯著秦王府,也要留意齊王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