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三十六計“走為上”曰:“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其大意是:力量對比過於懸殊,局勢極為不利,保存力量全軍退卻是避敵待機、轉劣為優的策略,也是正確的靈活用兵原則。
實力總有大小強弱之分,為了避免硬撞而受到挫敗,最聰明的辦法是避實就虛,爭取另尋新徑,另起爐灶。這就告訴你:千萬不要不知變通地在一個地方挖井。
“走為上計”又作“走為上”、“走為上著”。其意為:在敵我力量對比相差懸殊的不利形勢下,采取主動而有計劃地退卻,以避開強敵,重新尋找戰機,從而以退為進。這在謀計中,被看作為上策,因為世上沒有常勝將軍。作為領導,運用“走為上”這條計謀,有時可在困境中平安地走出來。
功成名就明智引退
1990年,安德斯·通斯特羅姆被瑞典乒乓球隊聘為主教練。由於通斯特羅姆平時對運動員指導有方,又加上其戰略戰術比較高明,所以瑞典乒乓球隊連年凱歌高奏。在1991年的世乒賽上,他率領的瑞典男隊贏得了所有項目的冠軍。在1992年夏季奧運會上,他們又奪得男子單打金牌,這塊金牌也是瑞典在這屆奧運會上獲得的惟一一枚金牌。
然而,正當瑞典國民向通斯特羅姆投以更熱切期望的時候,他卻突然宣布將於1993年5月世乒賽結束後辭職。通斯特羅姆的業績如此輝煌,瑞典乒乓球聯合會已向他表示“非常願意”延長其雇用合同,那麼他為什麼要在春風得意時突然提出辭職呢?許多人對此感到迷惑。
其實,正是通斯特羅姆連年的成功促使他做出了辭職的決定,通斯特羅姆說,自他擔任主教練以來,瑞典乒乓球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但是“現在我也感到已很難激發我自己和運動員去爭取新的引人注目的勝利。瑞典乒乓球隊需要更新,需要一個新人來領導。”
在這裏,主教練通斯特羅姆用的正是“走為上”的計策。在體育賽場上,沒有永遠不敗的常勝將軍。通斯特羅姆在感到很難再去“爭取新的引人注目的勝利”之際,果斷地退下來,無疑是明智之舉。這樣,既可以保持住自己的聲望,又使瑞典隊得以更新。如果等到瑞典隊大敗而歸時再退下來,通斯特羅姆恐怕隻能捧回一束殘花。
“走為上”之計是指做人者在自己的力量遠不如競爭對手的力量時,其他各方麵也均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下,不要和對手硬拚,以卵擊石,自取失敗,應該采取“走”即回避的策略,避開競爭,爭取轉劣為優。要知道,“走”不是消極逃跑,而真正目的在於“進”,伺機東山再起,以退為進。一旦有機會再戰勝對手,就重新站出來再度競爭;沒有機會,可保存自己,免受失敗的傷害。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走為上策,不是講逃避政策,它是指主動脫離一種極為尷尬的處境,待時機到來情況有所轉機後,再去積極處理,解決一些困難與紛爭。
但“走”與“回”是密不可分的。晉公子重耳由於國王昏庸,獻公曾聽信驪姬的讒言,逼迫太子自殺,因而出走流亡在外,這樣他既避免了驪姬的迫害,又能留得餘生待國有轉機時回朝主持朝政。在他流亡期間,也漸漸變得成熟幹練,而且他也充分利用“走”來尋找他的同盟者。這樣他就在“走”的同時來促使晉國內外發生有利的變化,最後,他終於在秦國大軍的護送下歸晉,隨之國內局勢急變,眾多人歡迎重耳回國,也有不少人怕重耳回來後報複他們,便想殺晉侯來取得晉公子重耳的信任。
這就是滯留與走的一個鮮明對比:留則無生路,走後得王位。這雖是一個治國之君的經曆,但這個道理在我們平時為人處世時也是大有作用的。走是為了等待時機,創造條件,不是為了躲避困難,尋求安逸。
莫夾在是非之間
辦公室裏的是是非非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你可能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義”;也可能你是外向型的人,眼裏看不過的事嘴上就要說出來;也可能你是個……
但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奉勸一句:是非背後麻煩多。
甲乙兩位本是平日頗為要好的同事,可最近竟然分別在你跟前,數落對方的不是,然而兩人表麵上依然友好。所以,你生怕兩麵皆講好話,會被認為是兩頭蛇。其實,除了這點,你更應該小心,因為另一個可能是,甲乙是否在對你試探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