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性格好,工作就有了主導(1 / 3)

職業心理學研究表明,性格影響著一個人對職業的適應性。不同的性格適合從事不同的職業,同時,不同職業對人的性格也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我們在考慮或選擇職業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職業能力,還要考慮自己的職業性格特點,考慮職業對人的性格要求,考慮性格對職業的影響,從而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自己最宜從事的職業。

性格決定職業成敗

在當今的職場中,很多企業招聘新人時,都把性格測試列為一個重要的項目。因為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如果一個人能力不足,可通過培訓提高;但如果一個人的性格與職業不匹配,那就很難做好本職工作。

性格並無好壞之分,但性格類型與職業類型的匹配度,卻決定了事業的成功與否。因“性格與職業”的選擇發生錯位而導致職業的失敗,已逐漸成為職場人士所麵臨的越來越嚴峻的問題,所以在進入職場之前首先要認清你自己的性格,根據你的性格選擇職業。

在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做規劃時,首先要正確測定自己的個性。職業發展規劃與職業氣質、能力、興趣、潛力、價值觀、理念等因素相關聯。性格若能與工作相匹配,工作中便能得心應手、輕鬆愉快,並富有成就感。反之則不能適應工作中的各種情境,困難重重,給個人和組織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千差萬別的性格決定了每個人從事的工作也有所不同,但性格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共性。如果按照這種共性分類進行分析的話,就能找到最適合我們的工作。有的人適合與物打交道,有的人則擅長與人打交道。例如:性格活潑的人,適合有挑戰性的工作;性格內向的人,適合穩定的工作。

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準確判斷自己的職業性格,正確選擇職業生涯的方向。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職業性格,找到一份自己不喜歡又不適合的工作,那會影響一生的職業道路;而如果等到發現目前的工作不適合、不喜歡再跳槽的話,就會走一大段彎路。所以,如果我們不以自己的職業性格作為選擇職業的準繩,勢必將永遠生活在跳槽再跳槽的惡性循環中,而且這些都將對我們職業生涯的發展產生負麵的影響。

要想做好工作,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技能,更要和自己的性格相匹配。借助科學手段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有利於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更有利於職業的發展。當從事的職業與個性相吻合時,就可能發揮出潛力,容易做出成就;反之可能導致才能的浪費,或者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許多工作對性格品質有著特定的要求,要選擇某一職業就必須具備這一職業所要求的性格特征。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後天的培養,並不是無法改變的,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會因為種種外界原因而改變原來的性格,也許這種改變會讓你意外地發現自己的潛力。另外,人的個性並不能決定他的社會價值與成就水平。當你發現你的個性與職業匹配度不高時,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樣,一個人在自己適宜的職業中不努力也不會成功。

總之,性格與職業成敗有著密切的關係。理解、認清自己的性格偏好,找出自身的優點、缺點,並且學會在工作中揚長避短,才能使自己在職業競爭中表現卓越。

做自己的經紀人

緩慢氧化和燃燒都屬於氧化反應,燃燒是將自己的熱情一下全釋放出來,表現自己的亮度。如果不能一下子點燃,那就會像緩慢氧化一樣,慢慢地消失殆盡,而且是悄無聲息的。生命亦如是,如果你想讓人看見自己的亮度,那麼就燃燒自己吧,不然隻會默默無聞地過一生。

“表現自己”的人曆來招至人們的反感,往往名聲不佳,在人們心目當中,它與“名利思想”、“出風頭”、“往上爬”等東西是緊密聯係的,因而使得一些人不敢表現自己,一談到表現自己就餘悸在心,生怕受到什麼不好的評價。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害怕表現自己呢?這是有著深刻的曆史原因的。在傳統文化裏,人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中庸,因而自古便有“行高於眾,人心非之”的說法。一個工作平庸、碌碌無為的人,日子可以過得很安逸,因為人緣好,說不定還會有人出來為之評功擺好。而一個勇於開拓、有所作為的人,卻往往遭人嫉妒,受到閑言碎語的攻擊。

然而事實上,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通過言論、行動表現自己,絕對不表現自己的人是沒有的,隻不過是程度的差異而已。隻有通過表現自己,才能顯示一個人的才能和價值。人的聰明才智,也隻有在表現自己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實現,否則隻能是懷才不遇,終老一生。試想千裏馬遇到伯樂,若不以洪亮的聲音長鳴兩聲,也許就不會引起伯樂的注意;毛遂若不自薦,不在實踐中用自己的唇槍舌劍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又怎能建立功勳、青史留名,受到後人的敬仰?人們常說技術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但如果科學技術工作者都不敢表現自己的才華,有了發明創造也不公之於世,那我們至今恐怕還停留在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時代……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一匹千裏馬如果能遇到伯樂是十分幸運的。但是生活中,“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善於表現自己,勇於表現自己。走進曆史的長廊,我們可以看到戰國時期的毛遂、三國時的黃忠,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這些人無不懷有遠大抱負,但更讓我們佩服的是他們勇於自薦,他們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由於自薦,他們才沒有被埋沒。

當今社會,敢於表現、善於表現是自身發展的必備性格,現在有些人不理解那些勇於自薦、善於表現的人,說那是“出風頭”和“目中無人”的表現。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表現自己”,實際上就是將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充分展示出來,以便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也在展示的過程中,聽取大家的客觀評價,進一步揚長補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性格。可見,這是一種積極上進的性格表現。高考中的“狀元”、辯論場上的高手、文體比賽中的冠軍,之所以能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能正確地表現自己是他們共同的基本素質。

囿於我們的老祖宗一向崇尚“敏於行而訥於言”,崇尚謙虛內斂的處世方式,“酒香不怕巷子深”便也常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時代不同了,當今的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那種處世方式在這個時代已經行不通了。優秀的人才比比皆是,一個人要想在眾多人才中脫穎而出,必須有自己性格的特點,必須善於挖掘自己的優勢,並將之宣傳出去,讓每個人(包括你的領導)都知道。

表現自己有很多種方法,但不管你是按部就班地“炒”,還是別出心裁地“炒”,目的都隻有一個——讓自己受到關注。所以,每個人都要善於發現並利用自身性格的優勢和特點,選擇適當的時機將自己推銷出去。而且,職場中可沒有經紀人,那就自己當自己的經紀人吧。

不同性格的職業定位

性格與職業成敗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現今的職場中,很多企業在招聘新人時,都把性格測試放在首位,因為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由於性格與職業的選擇發生錯位而導致職業的失敗,已漸漸成為職場人士所麵臨的愈來愈嚴峻的問題。因此,在進職場前,首先要認清你自己的性格,根據你自身的性格選擇適於自己的職業。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才教授認為,根據職業定位,人可以分為以下五種職業性格類型:

1.創造型

這類人有強烈的欲望創造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包括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產品、工藝,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個人成就的私人財產。他們認為,隻有這些實實在在的物質才能體現自己的才幹。

2.管理型

此類人有強烈的管理願望,假若經驗也告訴他們自己有管理和領導能力,那麼他們往往將職業目標定為有相當大職責的管理崗位。此類人一般具有三方麵的能力:一是溝通能力,影響、監督、領導、應對與控製各級人員的能力;二是判斷能力,在信息不充分或情況不確定時,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自控能力,在麵對危急情況時,不慌張、不沮喪、不氣餒,能夠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有承擔重大責任的能力。

3.技術型

以此為職業定位的人,由於自身性格決定或出於愛好考慮,往往並不喜歡從事管理工作,而是願意在自己所處的專業技術領域發展。我國過去並不培養專業經理人,而是經常將技術出眾的科技人才提拔到領導崗位,但是,他們本人往往並不喜歡做領導,而更希望能繼續從事他們的技術工作。

4.自由獨立型

有些人喜歡獨立做事,不喜歡在大公司裏受束縛,許多有相當高的技術型職業定位的人也屬於此種類型,但是他們又不像那些簡單技術型定位的人一樣,因為他們往往並不願意在組織中發展,而是喜歡獨立從業,或是與他人合夥創業,或是做一名谘詢人員。很多自由獨立型的人會成為自由職業人或是開一家小的零售店。

5.安全型

有些人最關心的是職業的長期穩定性與安全性,他們為了安定的工作、可觀的收入、優越的福利與養老金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人都選擇這種職業定位,很多情況下,這是由於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而並不完全是本人的意願。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將不再被迫選擇這種類型。

為了更好地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我們可以嚐試以下方法:拿出一張紙,將自己的回答要點記錄在紙上,根據上述職業定位的解釋,確定你的主導職業定位。

你在中學、大學時投入最多精力的分別在哪些方麵?

你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你希望從中獲得什麼?

你開始工作時的長期目標是什麼,有無改變,為什麼?

你後來換過工作沒有,為什麼?

工作中哪些情況你最喜歡,哪些情況你最不喜歡?

你是否回絕過調動或提升,為什麼?

以上的五種職業定位分類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自己,讓大家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讓“個性”成為職業發展的最佳導航儀

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但性格類型與職業類型的匹配度,卻決定了事業的成功與否。究竟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個性成為職業發展的最佳導航儀呢?

需要正確測定自己的個性,了解性格與職業定位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聯。並且,要想勝任工作,還需要有專業的知識、技能、興趣、價值觀,以及理念等因素加以支撐。由此,先借助科學手段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有利於自己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

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根據自己的性格做出正確的職業規劃,應進行自我審視評估和性格測評,了解自己的職業氣質、能力,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結合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經驗,在職業谘詢師的指導下製定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劃。我們應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並結合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進行一個職業目標的設定及策劃,然後進行反饋評估,不斷調整自己,完善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人是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成熟的,人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關鍵是看準自己的方向,馬上修正自己的錯誤選擇,並向正確的方向迎頭趕上。

根據性格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選擇適合自己的事去做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人們走向成功的通用定律,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