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2000萬年的熊科動物在漫長的進化中,一代又一代的熊為了獵殺捕食,捍衛領地,爭奪配偶和奪取王位,早已演化出強大的爆發力和簡單實用的打鬥方式,而且自幼玩耍時便開始演練,即以強大的雙齶劇烈啃咬或以巨大的前掌猛擊對方要害――頭顱或頸根部位。但凡在荒野中發生兩熊劇鬥的情況,善於觀察的人都會注意到,它們發出的第一擊,往往以前掌直接撓擊對方頸部致命且皮毛薄弱的動脈橫貫處。
第一頭衝上去的熊一口咬在場主的頸部,造成頸動脈破裂,發生血噴。其餘的熊隨後撲至,饑腸轆轆的它們聞到血腥味凶性大發,爭搶撕咬人體……
那些熊極其狂暴,全都吃紅了眼。聞訊趕來救援的人們根本無法接近現場,更別提搶回屍體,隻好打電話向消防隊求救。消防人員以高壓水龍驅趕,熊仍舊死死咬住殘缺的屍體不放,拖著屍體四處躲避。最後有一頭熊將屍體拖至水柱打不到的死角繼續撕咬,其它的熊在水柱阻擊下依然躍躍欲試,隨時準備上前爭奪屍體……後來聽人們說,參與了殺人吃肉的6頭熊,全部是懷孕或即將生產的母熊。
金鎖小聲嘟囔了一句:“報應!”
這也是我也想說的,人在喂不飽的情況下會走極端,更何況更是餓了三天的熊?
東北這一帶,地域偏僻,物種豐富,“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並非是一句空話。這也是因為東北自然環境的得天獨厚。當然,有好就有壞。福兮禍所依,這是咱們老祖宗千年的智慧總結。恰恰是因為自然環境保護得夠周到,所以也使得棕熊一度成災。
熊是有智商的一種動物,它的智商差不多等同於一個四歲的小孩子。也正是因為如此,東北人民始終“衝”在了人熊衝突的第一線。據安老三介紹說,幾乎每一年,東北都會出現人熊衝突的案例:
在鬆江河附近,又不懂事的愚民好奇,抱走了母熊的幼仔。沒想到,這給全村帶來了一場天大的禍事!因為失去了幼崽,那頭母熊連續3年,時不時回到那人住的村子,守在村外的重要路口,不論從村裏出來什麼動物,從雞鴨鵝狗到馬牛羊人,一律殺死。這三年間,這頭母熊共殺死3人,家畜無算。
其後,還有一樁往事。有一頭母熊親眼看到獵人殺死了自己的孩子,烈的報複心令它在山上到處遊蕩,見人就殺,15天內連殺3人,直至被擊斃……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冬至東北,西至青海,都發生過棕熊襲擊人類、報複人類的案例。
最為可怕的則是,棕熊原本不會把人類作為食物,殺死人類後,也不會啃食屍體。但是就像三毛別羆事件中的解讀,一旦熊嚐到了人肉的味道,是有可能“上癮”的。真實的案例中,確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去,這棕熊殺了這麼多人,會不會是吃人肉上癮的呀?”
我擺了擺手:“照理不會。銅爺的屍體完整,隻是有一處致命傷,很明顯這頭棕熊是出於報複。”我剛說完,安老三伸手遞給了我一個IPAD,上麵正在播放一段視頻:“張老板,您看看這個。”
我好奇地接過來,定睛一看,上麵竟然是閉路電視的錄像,拍到的正是那頭殺人棕熊翻躍進別墅的場景。按照周圍的物體參照,這頭巨熊身長少說也有三米多,體型碩大,單是看了一眼就令人生畏。
這頭棕熊扭動著巨大的身軀像是一輛開足馬力的坦克,撞向了玻璃,大概發現了玻璃是防彈的,它一撞之下,玻璃隻是產生了裂痕,沒有完全斷裂,幹脆調轉了方向,找到了一扇窗戶。
這扇窗戶就算是防彈玻璃,也擋不住這個家夥。因為這頭棕熊太大了!它扭動著碩大的身子站起來,雙掌拍碎了玻璃窗,從窗口鑽了進去。老實講,這扇窗戶並不算大,這頭熊的尺寸鑽進去有些費力。但是它卻鑽進去了。這之後的事情就沒有了影像資料。不必看,我們也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
安老三見我麵色凝重,說道:“這些,是我從小區保安那兒找來的。”
我盯著最後定格的畫麵,腦海裏反複閃現著棕熊的身影:這麼大的一頭熊,是從哪裏來的?我心中十分慶幸,沒有參與三年前的獵熊計劃。否則現在身首異處的就是我了。我不想再被這些事情打斷思維,催促說道:“先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趕緊走吧。”
沒想到剛說完這句,就聽“嘭”的一聲,仿佛平地裏起了一個炸雷,緊接著,車身打橫,耳邊傳來了刺耳的聲音。我們的車打著轉兒旋轉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