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不敢輕舉妄動,像這種完全封閉式的古墓,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因為裏麵的空氣不流通,誰也不能擔保空氣質量。所以我們在外麵逗留了一個小時左右,然後點了一枝蠟燭伸進去,見蠟燭不滅,我們這才依次鑽進了20寸的洞口。
為了防止突發情況,太乾排在頭一個。鑽進去後才發現,這是一條幽深的墓道,而所謂的“人影”,不過是陳列在兩邊的人俑。這些人俑每邊三個,共有六個,每一列相隔距離十米左右。
我們走上前去仔細觀瞧,人俑高達三米多高,高鼻深目,典型的西域長相,身穿胡服,神態安詳。兩隻手捧在胸前,上麵有一個托盤,裏麵閃閃亮亮地還盛有白色的膏狀物體。太乾未敢輕動,而是用短劍挑了一些粘稠的膏狀物體,湊到了鼻端嗅了嗅,扭頭對我說:“屍油……”
我聽罷了一驚。這些人俑的造型,分明是效仿漢製的長信宮燈。既然是燈,為什麼要用屍油呢?更奇特的是,兩千年的時間,這些屍油還沒有風幹……
裴洋一聽說是屍油,趕緊上前,攥著太乾的手腕也湊上去聞了聞:“是真的,原來是真的!唉,我怎麼就沒有帶個相機來呢!”
金鎖走到我跟前:“毛爺,這是教授嗎,怎麼跟鄉下人進城似的,看到了屍油都這麼興奮,等會兒見到國師的屍體,還不得激動地抱著親兩口啊?”
這條墓道狹長,金鎖雖然聲音不大,卻被裴洋聽到了。他扭過頭來說道:“你懂什麼?這不是一般的屍油!聽說過點天燈嗎?”
嘿嘿,別說,點天燈這個刑罰我還真的了解過。忘記是從哪裏看到的了,說的是川湘一帶土匪肆虐,他們對於犯人的懲罰更是花樣百出,首先,在犯人腦袋上鑽個小洞,倒入燈油並點燃,在極痛苦中被燒死。單是想一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但是裴洋卻搖頭道全然不是這樣的。點天燈這種酷刑,源出西域,因為不是以農耕業為主,所以植物油便成為了當地很珍貴的東西。對於罪大惡極的人,他們都懷著咬牙切齒之恨的心理,首先,把犯人全身扒光,用麻布包裹全身,再扔進油缸裏浸泡,泡足幾天幾夜。在這期間,還會好吃好喝地伺候這個犯人。等到天數夠了,再把犯人撈出來,綁在一根柱子上,頭下腳上。接著,就從犯人的腳心點上一把火……這種酷刑足以燒上幾天。
而因為犯人是倒綁著,從頭頂留下來的油,混著屍油和之前浸泡的油,所以,當地人都用這樣的油來點燈。可是一開始,平民百姓是得不到這些油的。能夠被施以這種刑罰的也都是罪大惡極的反叛之人,所以煉出的油,隻有國王的王宮內院才能享用,因此,才被叫做了點天燈。
如此酷刑,聽得我們頭皮陣陣發麻。我說道:“這些……得是多少反叛之人的油啊!”
裴洋雖然對墓葬文化知之甚少,卻說道:“依我看,這裏有六座人俑燈,古人是很注重功績的。我看,每一個人俑燈的油盞,代表著一個犯人……應該是六個人吧!”
金鎖對這種說法欣然同意:“這國師這麼牛逼,要是從一個犯人身上提煉出六盞燈油,多沒麵子啊!越是這種大人物,越喜歡顯擺自己牛逼!”
聽完了這段講述,我總覺得周圍有陣陣陰風吹過,一刻也不想在這裏停留了。雖說我的雙手也沾滿了鮮血,但是經過了長時間以來的經曆,我於生死問題似乎看得更透了。偶爾甚至會靜下來思索一個問題:我以前宰殺動物的那些行為是否是對的。我催促大家盡快離開這裏。
這條墓道很深,我們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後,麵前出現了一道石門。不過相比於之前的回字牆,這扇石門就簡單許多了,雖然厚重,外加裏麵有一塊自來石。有古一指和金鎖這樣的高手在,也沒有對我們形成一個多大的障礙,所以輕而易舉就破解開了。
推開石門後,一陣陰颯颯的風吹來,我們都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這扇石門後的景色又有不同,兩麵的牆壁上都是壁畫,因為長時間出於封閉狀態,空氣不流通,所以壁畫的色澤很鮮豔,就像剛剛畫上去的。
可是我們這一路走來,破了回字牆,推開了石門,空氣流通後,壁畫上的色澤慢慢退去。但是其中的內容還是很容易辨別出來的,從壁畫上的內容看來,這位國師還真是個典型的印度人形象。而且我們一開始的猜測也沒有錯,他一路從印度來到了西域,傳播佛教文化的同時,也致力於當地各種文化的考察。
不過壁畫的內容還是有神話效果在內的,比如說上麵描述了國師可以召喚神靈,與人的亡魂對話。其中有這樣的一則小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樓蘭王曾經設立了一個太子,可是太子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就死了。樓蘭王很是心痛,同時也擔心自己會有壽終正寢的那一天,於是便請國師研究長生不老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