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滇邊蛇窟 第七章南蒙秘文(3 / 3)

白拓一支煙抽完,又點了一支,表情愜意地吸了一口,有些炫耀似的說:“本來這些事要瞞著你的,不過你既然知道了,也沒什麼,索性就跟你說了。”說著,他從自己的包裏拿出了一枚龍牌,塞到我手裏,“你看看,能看出什麼嗎?”

我感覺這塊龍牌入手的感覺和金鎖那枚幾乎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不同。我拉開台燈在燈光下一照,流光溢彩,就連那略帶瑕疵的流光都和之前我見過的一樣。我不是搞古董這行的,搖了搖頭。

白拓輕笑一聲,拿出了一枚放大鏡:“你現在再看看。”

我接過放大鏡,對著龍牌一看,深吸了一口涼氣:在放大鏡的照射下,我看到了龍鱗上清清楚楚地印著字!盡管很模糊,看不清楚,但那確實是古文字,雖然看上去像是斑斑點點的瑕疵,但是聚精會神仔細看的話還是能區分出來的。

見到我這副表情,白拓似乎很滿意:“我跟你實話說了吧,這十八枚龍牌上,每一枚的龍鱗上麵都刻著字,是古代的微雕技術。要說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就是牛逼啊,你看宋朝四大發明,元朝又有郭守敬和黃道婆這樣的人物。”

我懶得跟這個老頭兒辯論造紙術不是宋朝發明的,隻是問他這上麵的內容是啥。

白拓吸了一口煙,咋摸著嘴,慢條斯理地說道:“這事啊,說起來得是元成宗的時候了。”

當年,成吉思汗南征北戰,開拓了史上最大的疆土。後來,忽必烈定都北京。雖然在政治統治上將漢人分為了最下等,但是在文化上,一些元朝統治者也默默接受了文化融合。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文字還有信仰。一開始,蒙古部落大部分都有本族的信仰,諸如薩滿教,但是隨著元朝基業定鼎中原,佛教、道教等中原文化也逐漸被蒙古貴族所接受。

輪到元成宗在位時,八百媳婦叛亂。元成宗大舉南征,最後戰亂平定。本來,元成宗勢要剿滅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亂民”。但是當地突然傳出,他們之所以叛亂,是因為水中有龍,誤信自己是天命所歸,這才叛亂。元成宗聽說這件事後,著親信火速尋找傳說中的龍。為此大耗錢財,史書記載“向之所儲,散之殆盡”,“歲入之數,不支半歲”。

有關其中的過程,在史書中並沒有寫得特別清楚,隻知道因為八百媳婦的叛亂,雲貴等地也都揭竿而起。元朝統治者顧慮到龍是漢族的信仰圖騰,如果知道元軍找龍,他們一定會民怨沸騰,到時候不要說雲貴,隻怕兩河都得反了。所以這件事情要悄悄進行,等真的抓到了龍,就押解到大都,元成宗昭告天下,自己才是天命所歸。傳說中的龍,成為了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博弈的籌碼。而這,也成了從龍軍成立的背景。

為了不泄露消息,這支蒙古部隊全部由皇族成員及皇帝的親信組成,封號“從龍”,南下尋龍。因為長期與當地民族雜居,他們又為了消息不至於外泄,參考漢族的篆書自行創造了一種文字。這種文字隻在他們內部以及寫給皇帝的奏折上使用,傳說中,這種文字,稱之為“南蒙秘文”。

說到這裏,白拓突然咧嘴一笑,露出了滿嘴的黃牙:“恰巧,我就認識南蒙秘文。”

這一笑,看得我頭皮發麻。